重温扎根于国人心底的生命哲学,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学精粹的传播。
1《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无:思想、意念;天地宇宙之开始,即混沌;不可见的光、不可听的声、不可摸之物。
2、有:可见;宇宙发端一个小泡泡。
3、可道,定理,可研究,可定义,可命名。常道,公理,可悟、可感、可知,不可说,如同根号2,不可至。
3、始:女、台,母胎,道生之母,有形。妙:女、少。少女。似有似无,非常美妙。
4、玄,亦可同“旋”转之旋,如蛋白质结构,螺旋上升,周而复始,如退步式前进。
6、道:道路,道理、规则、规律,形而上之道体与道用,天道、人道、茶道、兵道、诡道,各种道,可言可道。
【译文】
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经 解】
《道德经》八十一章,门户在哪呢?就像我们说《易经》有两扇门——乾和坤,推开这两扇门你就可以登堂入室了,理解《道德经》的两扇门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这一章大家要了解的核心的字是什么呢?是“无”。各位你们谁看见过风?没人看见过风,但风是不存在的吗?存在啊,风不仅存在,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你看我们写文章讲话老用这样的词:民风、党风、作风、家风,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现在你就拿风的形象作为这一章的形象的代表来理解,也就知道《道德经》强调的是什么。老子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你不用形象,你没办法理解它的。道这个东西是高的,你把它讲出来就低了;道这个东西是全面的,你把它讲出来就片面了。“道可道,非常道”,为什么呢?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语言和逻辑,你用语言和逻辑来讲道,语言和逻辑是有局限的,你把道讲出来,也就变成一个有局限的道了。所以应该怎么样呢?应该用形象来领悟。
“无,名天地之始”,名不就是定义嘛,命名嘛,所以大家不要把“无”“名”两个字加到一块。天地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无。你没办法对它定义,它没有形状,一切东西都看不清楚。等天地分开了,群星列阵了,我们看得清楚了,就叫做有。
“有,名万物之母”,把它叫做万物的母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大家前边已经看得清楚了,没有无你不知道什么是有,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如人的肉体、身体,这叫做有,而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可是大象无形的,没有精神世界,只剩下一个肉体,那叫行尸走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该是这样,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同谓之玄”,你把有和无两个方面都看到了,这就是一个高级的思维的水平,叫做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在“玄”的基础上,再看到这无形东西的无比巨大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这就叫众妙之门。所以现在大家理解一下,就这章讲的是什么,第一章强调的是有和无两个方面,从天地开始说起,天地的起源我们叫做无,万物产生,我们叫做有。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脱离开有和无两个方面,我们从有的方面观察的是它的边界,从无的方面观察的是它的妙处。有和无两个方面都看到了,这两者合到一块来理解了,那就叫做玄,水平已经蛮高了,把有去掉,更多地关注这个无的作用,因为它是经常被大家所忽略的,看到这个无的作用就是玄而又玄,这是理解这本书重要的途径和门户。
【浅谈】
1、 大道公理可遵循,人生非常道需变通,道之变化永无止境,览玄、求道永不停止。
2、对《道德经》第一章,世上流传的本子千奇百怪,解读起来争议很大,不同的人对此角度不一,观点不一。我仅结合自己的两年陪读经历,以及跟随韩鹏杰老师认真学习,大家见仁见智。
3、“道可道非常道”,同源同出,同为常道,按通俗解释来说“道”就是公理,公理不需证明,只需傻傻的坚持;而个人的修炼、改变就是非常道。需要在与伙伴们一起成长中时不时的修正,亦即定理。自我反省方能为道。
4、同时,自己在学习中包括焦虑,担心,茫然,手足无措,甚至对老子的理论将信将疑,都需要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改正反省。
5、“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已经悟大道,希望把其中最精妙的部分讲给大家,可是,名可名,非常名(名:语言和逻辑)。他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不厌其详地用话语表达出来,就已经不全是他证悟的境界了,已经衰减了其内心深处强大的力量。因为语言的表达不可能全部说出,不是上善。就如同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不看电视,不去现场,别人再怎么给你描述,说破天,你也可能只感受其中十分之一。甚至像香港当年的乱像,如果被CNN、BBC那样断章取义,那更是南辕北辙。这也是为什么“中士闻道,若存若忙”,更差的是下士对道产生怀疑的原因。
6、当然,书读贵在实用,知行合一。首先必深浸其中,学游泳只有下水,呛几口水,才有可能学会。同样,习道悟道,自己不经历如脱胎换骨般的练狱式改变,很难有真正的突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7、方法:坚持反省,因为是非常道,自己需要每天记修道日记,并且每晚用十分钟过电影一样,修正自我。自擦心镜,按道家的话叫“涤除玄览”。
8、方法二:等待。如同主席的名著《论持久战》三步曲:战略退缩,坚持,反攻。这里的等待绝不是消极的,而且君子待时而动,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这里的反攻也绝对不是针对他人,而是自己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境界修为的升华。
9、其三,更新观念:人在社会上发展,个人认为:家庭第一,朋友(书友)第二,工作第三。
家庭是基石,是港湾,是加油站。车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不稳,一切免谈!走再远的路,终归要回归来时。切记,不要忘了家。
曾子云:“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是臂膀,是诤师!有个正能量的圈层,人生的路才能在良性平台上不断成长。
工作第三,衡量一个人价值,不是名,利、情等外在的东西。天地不仁,天地大德为生,就是慈,就是不以善易善,不偏私,该干嘛干嘛!道家是独立人格之人,来社会上走一遭,决不是为蝇头小利,而是为了死而不亡者寿,是为一份责任,一份情怀,万物,包括人再渺小,也有她、他、它为这个世界付出可能与机会。来了,付出了,努力了,不论成败,都无遗憾…
备注:
不要拘泥于文字,本章有人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人断:“无名,天地之始。”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比如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我们不是考据学。目的是学以致用。其二,要和光同尘,从中找到自己的所需,各人解释只要对我工作生活,夫妻关系、亲子教育等等有启发即可。以其不争,故能成其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