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情人
周末,我带和和去餐厅吃饭。和和的欢快可爱逗乐了老板娘,临走时,她特意送给我们一个礼物,并说:“小姑娘,你真可爱,真是爸爸的小情人。”
出了门,和和问我,“爸爸,什么是小情人?”
我一时答不上来。
不知别人如何,作为一名父亲,我总是不太习惯说女儿是我的“小情人”。
在传统汉语的语境下,“情人”这个词多少还有点暧昧、隐秘和不可言说的感觉。——好吧,我承认我是个老古董,old school。那就姑且认为说的是经官方认证的“爱情”吧,感觉也不对。只要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成为了“情人”,甭管岁数差多大,立马变为同辈人,代际和长幼的差距一笔抹平。但这恰恰是父(母)女(子)关系中最为显性的符号,是无法隐去的标签。你能想象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混淆吗?说白了,觉着别扭。
也有的说是“前世小情人”的。那就更不对。讲前世爱情的故事多得是,中国的有梁祝、牛郎织女、天仙配,外国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海的女儿,早就演绎了千百遍。可是,再怎么编,也没听说哪一对儿转世过来成为了父女的。如果这样,那真是不忍直视,一个好故事就毁于一旦啦。
其实说到底,这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爱情关系与亲子关系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发生不同。爱情可以在电光火石间发生,“一见”就能“钟情”,但也可以逐渐暗淡,乃至烟消云散。亲子关系则必然要经过十月怀胎的辛苦,经过含辛茹苦的哺乳和养育,过程不可或缺,而随着年深日久,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体察到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幸福,这种情感一点点积累,一滴滴融于血脉,直到再也化解不开。
其次,过程不同。情人眼里出西施,陷入爱河的两个人是没有缺点的。即便是结婚以后,生活褪去了妆容,两人对互相的缺点也应多加包容,别太较真,不要奢望去“改造”对方。可是对于孩子,我们不仅要做养育者,还要做引导者,要明白告诉他是非、对错、善恶、取舍,某种程度上,我们在塑造他,希望能够成为我们想象的样子。
再次,结果不同。龙应台早说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无论多不情愿,孩子终究还是要远离,成为另一个人。而世上的爱人,恐怕都是期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
此外,亲子关系中还包含了血缘、家族、传承等因素,这些都是“情人”不具备的。
因此,如果要表达对孩子的爱意,称作家长的“小棉袄”、“小宝贝”是没有问题的,孩子能够区分这是一种拟物的比喻。可是,如果称作“小情人”,就有可能混淆真实的概念,孩子会以为自己就是这个角色,加重对父母的依恋,使他们以后在面对真正的“情人”时产生麻烦。以上是我的浅见。
回到开头女儿的那个问题。我想了想,跟她说,“刚才那个阿姨讲的有点不恰当。情人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发生在两个成年人之间。咱们可不一样,爸爸妈妈给了你生命,养育你长大,咱们是父女关系。”
“这种关系也很亲密吗?”
“那是当然。”
“哈哈!”女儿一下乐开了花。
写于2018年8月
图片来自电影《我和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