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作者: 如月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2-11-18 21:05 被阅读0次
《文字下乡》: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字

乡土社会倒底需不需要文字?

在《文字下乡》一文里,费孝通先生主要阐释了文字的产生、功能、局限以及对文字下乡的看法。

文字是在人与人发生空间阻隔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功能是传情达意,是“间接的说话”,而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人们的交流主要靠语言,甚至足声、声气、气味等都能代替语言交流。而“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所以作者倡导的文字下乡,是必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的。

在曾经的乡土社会,人与人发生空间阻隔的时候,文字是有大功用的。比如书信就是相隔两地的亲人、朋友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对亲人的担忧;“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王湾对故乡的牵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被阻隔在两地的人也是依靠书信和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即便发生空间阻隔,也同样可以通过语言和视频交流,咫尺天涯,文字作为人与人发生空间阻隔的交流功能逐渐减弱,文字的功能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现在,已不需要讨论乡土社会倒底需不需要文字,因为勿庸置疑是需要的,文字早已下乡。

让学生们列举文字下乡的例子,他们说了很多:村里的路标上有文字,到处贴的标语是文字写的,过年贴的门联上要写字,供的神龛上有文字,结婚写请柬需要文字,碑文上要刻文字,农药上要有文字说明书才知道用法……可见,即便是在乡下,也是离不开文字的,文字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表情达意的交流功能,还有记录经验、传递知识、创作文学作品,让人获得审美愉悦等功能。

《淮南子》中有这样的记述:“昔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何?因为人类有了文字记载和文字交流能力以后,可以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大自然的奥秘也将一个一个地认识到,所以值得庆贺,天神也为人类高兴,奖励给了人类一场粮食雨。而鬼怪们则知道,人类有了文字,能力就会无限增强,他们再也不会安于平淡的日子,以致鬼也无处藏身,所以怎能不哭?

喜欢仓颉造字这个故事,它包含着对文字功能朴素而美好的认识和希冀,的确,文字是可以给人无限力量的,它让我们获得知识,丰富心灵,提升魅力……

于我来说,文字是学习,是陪伴,是梳理,是治愈,我需要文字,正如每天需要吃饭、喝水一样,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相关文章

  •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在不同的场合很多次听到过这本书,本书是由...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读完这本书,唯一的感悟是这本书好像并不是完全介绍乡村的,不知道是时代和观念已经改变的原因还是其他,我认为这...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文字下乡》: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字 乡土社会倒底需不需要文字? 在《文字下乡》一文里,费孝通先生主要阐释了文字的产生...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曹雪芹的一句话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通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不仅丰...

  • 《乡土中国》(2)

    看了《乡土中国》后,我归纳出乡土社会有这样特点:与现在急速变化流动频繁的大工业文明社会相比,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圈子...

  • 【2】《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 [费孝通] 这本书是以14篇小文的形式合在一起的,但前后篇的内容有逻辑连接。全书由一根线把十多颗...

  • 《乡土中国》2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自己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的家庭 想起了那些曾经一直围绕在耳边的“ 正确的 ” 话 比如:你要考个公务...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本色

    最近学校有任务,就先把手头其他课外书的阅读放了放,开始看《乡土中国》了。不得不说,这本书专业性很高,看起来有点费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he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