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很多其他的心理效应和规律,教师可以充分激活自己的经验,对这些规律生成自己的理解,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独有的教育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04282/a00070cc9c512bc9.jpg)
“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实验向我们证明了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外力激活的,而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们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罗
二、德西效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04282/aa5b5f373d547ce4.jpg)
德西效应是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在某种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学生在进行一项原本还挺愉快的学习活动时,如果对其用外部的物质进行奖励,久而久之,也许不仅无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他原来想要好好享受学习的愿望烟消云散。
三、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反的心理现象现象。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听到下课铃一响,但是知识点还没有讲完,于是拖堂继续这样,不但不能让学生消化这些知识点,反而可能出现认知超载,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愤怒。
四、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提醒我们应尽量避免出现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第一次”,如果“第一次”不可避免,应对第一次进行及时修补,从而避免不良的连锁反应。同样,如果我们期待出现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让“好的第一次”成为必然,这样就有可能继续产生好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04282/7bd479d88993b6b7.jpg)
五、晕轮效应
在知觉他人时,我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就将人分为好的和坏的。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认为他什么都好,如果认为某人是坏的,则他所有的都是坏的,这种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四周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
六、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言语表达,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效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04282/024d63c9093f702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