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铁甲星舰/05/核

铁甲星舰/05/核

作者: 潘斯基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7:54 被阅读0次

巨大的核心,看上去如同一个悬吊着的巨型花蕾。

墨绿色的外皮覆盖着鳞片和肉瘤,发亮的黏液从鳞片间渗出。

核心起伏搏动着,将吞下的采矿站在体内碾碎。

接着,这些碎块再被消化液分解为微粒。

富含营养的微粒被输送至挂满卵泡的巢室。

一个个卵泡贪婪地吸收着这些营养微粒,开始快速生长发育。

先是在卵泡的外层,生出了一条环绕卵泡的皮层。

皮层增厚,形成了环绕卵泡的收缩环。

收缩环由大量圆环形的蛋白纤维细丝组成,这些圆环形的细丝主动收缩,在卵泡表面勒出一道裂沟。

随着细丝不断收缩,裂沟不断加深。

最后,卵泡分裂为两个相互紧贴,同时又结合在一起的球体。

第一次分裂后,卵泡继续生出收缩环,纵横交错,分裂出更多球体。

这些彼此连通的球体紧贴在一起,组成了一团分裂球。

这一大团分裂球的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开始组合变形,分化出不同的器官。

分裂球先是逐渐拉长,形成了上下的胸腹部。

胸部两侧增厚变宽,长出两块厚实的胸甲。

胸部后侧变得透明,透明部位上出现了叶脉一样的橘红色条纹。

腹部则略带弯曲地往下生长,不断延长,并逐渐分节。

一节一节的腹部清晰地长成,最后在末端中央裂开,形成分叉的尾部。

此时,卵泡已完全发育为孢子幼体。

核心张开大口,将一批批长成的孢子幼体喷出体外。

来到外界后,孢子幼体迅速开始了第二次生长发育。

受到外界低温的刺激,孢子幼体的血压急剧上升,增大的血液压力使胸腹部连接处的薄膜破裂,形成一个裂口。

随着这道裂口的张大,孢子幼体原本的外皮逐渐与内部的身体分离。

在脱去旧外皮的身体表面,生出了新的外皮。

孢子幼体分泌出大量的蜕皮液,渗入新旧外皮之间。

蜕皮液将旧的外皮逐渐溶解。

旧的外皮被溶解为几丁质和钙盐,又立即被孢子幼体吸收。

由于不断溶解,旧的外皮变薄变软,里面包裹的孢子幼体得以舒展生长。

随着孢子幼体的长大,旧外皮上的裂口逐渐被撑开。

急不可待的孢子幼体扭动着柔软的身体,从裂口处倒退着往外。

很快,孢子幼体就完全从旧外皮中脱离出来,留下一块半透明的旧外皮空壳。

此时,孢子幼体的体内血液,大量注入新的外皮。

新鲜血液中的水分,使柔软皱缩的新外皮逐渐膨胀,展开撑起身体。

同时,血液中从旧外皮吸收的几丁质和钙盐,又被新外皮吸收。

新外皮利用获取的几丁质和钙盐,长出了坚硬的几丁质外壳。

此时,没有头部的孢子幼体,光滑坚硬,看起来像一粒奇异的种子。

从这粒奇异种子的背后,4片带着橘红色条纹的透明翅膀轻柔地展开,飞速扇动起来。

孢子幼体成长为新生的孢子,一群群地飞起。

数量庞大的孢子如同蜂群一般,展开密密麻麻的阵势,铺天盖地压向星舰。

3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立即开火迎击。

孢子的飞行极其灵活,每次快速扇动4片透明翅膀,就会迅即地变换方位。

孢子像是在戏耍机关炮的火力一般,左右飘忽,上下翻飞。

眨眼间,第一批孢子集群已突破机关炮的火力网,直接撞向星舰。

孢子群前仆后继,在星舰装甲表面撞得粉身碎骨,激起一片片绿光。

更多的孢子群向星舰逼近。

遍体凌伤的星舰,已难以承受这样连续不断的死亡撞击。

再强大的火力网,也无法应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孢子群。

星舰启动了内部一条简练但极其高效的生产线。

生产线上,首先由3D打印机大批量打印出无人机薄片。

接着,高速机械臂以肉眼无法看清的速度,将薄片折叠成为比昆虫稍大的微型无人机。

微型无人机体积很小,缺乏足够的动力,智能也几乎没有。

单独的一个微型无人机,可以说是百无一用。

但就像蚂蚁,单独的一只毫不起眼,而大量集结起来的蚁群,就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在短短的时间内,数以亿计的微型无人机从星舰内倾巢而出,迎向孢子群。

比孢子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的微型无人机,数量远远超过了孢子。

一旦靠近孢子,无人机极其简单的智能就会引爆体内的微型炸弹。

无数细碎的闪光在孢子群与微型无人机间爆开。

好似闪动的点点繁星。

漫天不断的闪光过去后,孢子群已所剩无几。

一小部分的微型无人机继续追击剩下的孢子。

大多数的无人机则集结起来,携带着微型炸弹,向核心反扑过去。

面对乌压压的无人机集群,核心张开大口,喷出一团闪动着电弧的气雾。

这团带电的气雾如旋风一般快速盘旋,形成了强电场。

气雾中,游荡着的自由电子被强电场加速,在气雾中横冲直撞。

气雾原子颗粒中,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电子,被这些高速自由电子撞击而出,形成了新的自由电子。

最初的一个自由电子,在第一次撞击之后变成了两个,两个自由电子再进行下一次撞击,又有了四个。

接下来,八个,十六个……

自由电子数量如同雪崩一般增加,又被强电场加速,逐渐形成了雪崩电子流。

雪崩电子流汇聚在一起,以100千米/秒的速度,向着星舰的方向跃动过去。

雪崩电子流通过之处,散发出高达5000℃的高温。

一部分靠近雪崩电子流的微型无人机,瞬间被高温气化。

在雪崩电子流一路突进的方向上,不断闪动着一连串的明亮闪光。

每一次新的闪光出现,雪崩电子流就又往前推进了几十米。

雪崩电子流的最前端,伸出长长的闪光分叉。

跟在闪光分叉后的雪崩电子流,会沿着分叉中最短的一支,向星舰方向高速移动。

仿佛雪崩电子流的闪光分叉,是在探索通往星舰的最佳路径。

这其实是雪崩电子流在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形成一条通向星舰的通道。

一眨眼,雪崩电子流已一路推进到星舰跟前。

当雪崩电子流的最前端与星舰表面接触的瞬间,从带电气雾通往星舰,一条畅通无阻的导电通道被接通。

数量庞大的带电粒子顺着雪崩电子流打通的导电通道,从带电气雾冲向星舰表面,汇集成势不可当的超强电流。

超强电流形成了一道非常明亮的闪光。

一道闪电就此而生。

闪电划破长空,劈在了星舰表面。

强电流袭入星舰内部,烧毁了大量电子仪器。

星舰内,甚至连不导电的空气间隙也被强电流击穿,舱内穿梭着电流击穿产生的电流飞弧。

与此同时,闪电穿过之处,由于强电流快速增长变化,释放出电子脉冲能量。

强电流增长的变化达到1千亿安培/秒,电流变化如此之快,释放出的脉冲能量极其迅猛,强电磁辐射相应而生。

闪电所经之处,强电磁辐射如海啸般汹涌而出。

闪电通道两侧,正奔向核心的微型无人机集群,遭到了强电磁辐射的正面冲击。

强电磁辐射穿透微型无人机,侵入无人机内部最敏感的半导体元件。

电磁辐射散发的能量,被半导体元件内游荡着的自由电子所吸收。

由电子能量转化而来的电磁辐射能量,又重新转化为电子能量。

这些获得了额外高能量的自由电子,变得十分狂野,在半导体中加速乱撞。

高速乱撞的自由电子,同样也将半导体原子颗粒中,那些稳定的电子撞出,形成新的自由电子。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

半导体元件内部,与闪电诞生之初一样,开始形成雪崩电子流。

雪崩电子流令通过半导体的电流急剧增长,最终,雪崩电子流将半导体击穿。

被击穿后,原本反向不能导电的半导体变成了导体。

一道反向电流随即穿过半导体元件。

反向电流的通过,产生了大量热量,导致半导体元件被彻底烧毁。

强电磁辐射扫过之处,构造简单的微型无人机几乎全部失灵。

而一些更倒霉的微型无人机,因为强电磁辐射的影响,直接被引爆了内部的微型炸弹。

转瞬之间,难以计数的微型无人机要么失控坠入烟囱林,要么直接化为一团火光。

此时,核心喷出的第一团带电气雾,随着能量的释放,逐渐散去。

接着,核心又喷出一团新的带电气雾。

电弧闪动,另一道可怕的闪电又开始酝酿。

星舰155毫米口径的机械主炮忍不住怒吼起来。

猛烈的炮火命中核心,引发了剧烈的闪光。

随着持续的轰击,核心花蕾般的外皮开始膨胀。

炮火接连不断,核心则越胀越大,外皮的颜色也越来越浅,几乎快要变得透明。

透过半透明的外皮,能隐约见到核心内部有流光溢彩的东西在闪动。

最后,随着一声清脆刺耳的撕裂声。

膨胀至极限的外皮终于破裂开,大量淡黄色的气体爆了出来,迅速弥散到整个空间。

核心则完全张开,露出了五彩斑斓的内部组件。

星舰主炮一刻不停,继续向宝石般璀璨的内部组件开火。

出膛的炮弹一头扎进了核心散布出的淡黄色气体中。

淡黄色的气体有着很高的密度,极其浓稠。

炮弹飞入其中,由于气体的黏性,炮弹表面立即黏附上薄薄一层气体,伴随着炮弹一起运动。

同时,黏附于炮弹的薄层气体之外,相邻的一层气体也由于黏性被带动。

而相邻外层的这一层气体,又继续带动了更外的一层气体。

就这样,在炮弹表面,一层层黏稠的薄层气体相互黏附带动,形成气体阻力。

炮弹的飞行能量被气体阻力不断消耗,炮弹的速度也随之降低。

原本瞄准核心的炮弹完全偏离了目标,一头坠入烟囱林中。

后续发射的炮弹也同样如此,不等触及目标,就因阻力失去射速,往下坠去。

在浓稠气体的阻挠下,核心已位于机械主炮的射程之外。

此时,第二团带电气雾,张牙舞爪地冒出更多的粗长电弧。

带电气雾内,雪崩电子流即将形成,眼看第二道闪电就将劈下。

为了对抗气体阻力,穿透黄色迷雾,彻底击溃核心,机械主炮冒险采用了强装药。

保存在锌铁密封的弹药箱中的火药包,被送入机械主炮的炮膛。

亚麻细布包裹的火药包,顶部是手工方式打结,像是一件精心准备的礼物。

一次正常的发射,只需要装入一个药包。

为了让炮弹获得更高的速度,飞出更远的距离,现在采用的强装药,用上了两个药包。

接下来的一次试射,炮弹的出膛速度从正常的1800米/秒增加到了2500米/秒。

发射时的炮膛压力也比正常值超出了50%。

然而炮弹还是明显偏离了目标,有效射程仍然不够。

于是,下次发射装药又增加了一个火药包,一次发射使用的药包达到了三个。

装药完成,机械主炮立即再次发射。

炮膛内,击发底火后,电火花引燃了点火管。

点火管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灼热的固体微粒,喷射到火药包上。

火药包表面迅速被加热到着火点,从表面开始猛烈地燃烧。

在燃烧的最外层区域,温度维持在300℃左右。

在燃烧的更里面一层区域,燃烧发出嘶嘶的声响,温度达到1000℃,火药微粒被熔化、蒸发,气化的燃烧产物流向最中心的火焰区域。

在燃烧最中心的火焰区域,汇集于此的气化燃烧产物,被全部转化为热能,温度高达3500℃。

在极高的温度下,最内层的中心火焰区域产生了非常明亮的火焰。

三层燃烧区域协同工作,使燃烧进行得非常彻底完全,释放出大量热能。

高热使燃烧快速稳定地进行,不断在火药包表面蔓延,持续产生高温的火药气体。

高温的火药气体渗透到火药包内部,又逐层点燃了整个火药包。

随着火药包逐层点燃,产生了更多的高温火药气体。

大量膨胀的高温火药气体,在炮膛内形成了极高的压力。

高压又促使火焰更快地向火药包内部燃烧,而更多的燃烧又产生更多的高温气体,形成更大的压力。

就这样,燃烧与高压相互促进,愈演愈烈。

炮膛内的压力不断增强,如层层巨浪般推向炮弹底部。

在发射后0.49毫秒,吐着火舌的压力波浪撞上炮弹尾部。

随压力波浪被一同挤压到此处的大量火药颗粒,随即被点燃,猛烈地生成高温火药气体。

获得更多能量的压力波浪,从炮弹尾部反弹,又冲向炮膛底部。

在发射后0.68毫秒,压力波浪到达炮膛底部,又再次被反弹推向炮弹尾部。

来回反弹的压力波浪互相叠加,威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更加猛烈的压力巨浪。

炮弹就在这压力巨浪的来回推动下,不停地加速前进。

正常发射时,由于炮弹的移动,炮膛空间扩大,压力巨浪得以缓解。

这种正常情况下,压力是逐渐释放,使炮弹均匀地加速。

而此时,3倍的强装药,在燃烧时形成了更多更密集的火药颗粒。

这些数量超过正常程度的火药颗粒,燃烧时也就产生了超过正常值的高温气体,形成更猛烈的压力巨浪。

而炮膛内压力的急剧上升,使得原本就数量超出的火药颗粒,又进一步被挤压粉碎,形成更多的火药颗粒。

随着火药颗粒密度的提高,燃烧也随之加快。

终于,在某个时刻,火药颗粒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燃烧也随即失控。

原本温和的火药燃烧,顷刻间变为猛烈的爆炸,形成了一道灾难性的压力巨浪。

就在炮弹出膛前一瞬间,压力巨浪撕裂了炮管。

爆炸冲击波和火舌同时从炮口和炮管裂口涌出。

炮口这一端的爆炸冲击波,推动飞出的炮弹继续加速。

而炮管裂口那一端的爆炸冲击波,则涌入舱室,引爆了整座炮塔。

发射条件达到极限,令自身毁灭的机械主炮,也让出膛的炮弹获得了最高的速度。

这枚重炮撕开浓稠的黄色气体,从仍在缠斗的残余孢子和微型无人机之间穿过。

最后,重炮抵达了自己命运的终点,一发命中了核心。

随着一声彻底的碎裂声。

一团团极其刺眼的七彩闪光爆开。

核心斑斓多彩的内部组件逐一碎裂。

内部的霞光完全消失。

巨大的核心变得灰暗无光,继而腐朽凋零。

周围忽然变得无比安静。

一切都正走向灭亡和结束。

星舰拼命用尽自己的最后的动力,搜寻着逃离的出口。

广漠无垠的星空,是最初,也是最终的归宿。


相关文章

  • 铁甲星舰/05/核

    巨大的核心,看上去如同一个悬吊着的巨型花蕾。 墨绿色的外皮覆盖着鳞片和肉瘤,发亮的黏液从鳞片间渗出。 核心起伏搏动...

  • 铁甲星舰/03/卵

    随着触手的收回,长满触须的头部慢慢升上来。 隔着50000米的星空,与星舰遥遥相对。 面部的触须开始加速抖动,如同...

  • 铁甲星舰/01/矿

    寂静广漠的星空。 距离奥克瑞玛小行星带二十光秒之外。 一艘采矿船接近了一颗孤零零的小行星。 不远处,还有一艘铁甲护...

  • 铁甲星舰/02/眼

    几百米长的触手从星舰下方缓缓升起。 巨型触手一路上升,直到正对星舰,像一只面朝星舰挑衅的独立生物。 触手外面包裹着...

  • 铁甲星舰/04/锈

    黑暗转瞬即逝。 一个广阔的新世界展现在星舰面前。 体内的空间极其宏大。 内部的体壁,如同巨型岩洞的石壁,向星舰前方...

  • 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主要作战舰艇有哪些

    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 AG)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I...

  • 《星舰纵横》 目录

    《星舰纵横》· 简介《星舰纵横》· 序言《星舰纵横》 第一章 血洗绿尘星《星舰纵横》 第二章 惊变《星舰纵横》 第...

  • 星球大战(歼星舰)   Nebula-class Star De

    Nebula-class Star Destroyer 星云级歼星舰 星云级歼星舰,又名防御者级歼星舰(Defen...

  • 稼翁七绝丨⚓️振东洋️🌊

    破浪乘风御海疆 ,威龙铁甲振东洋。 凭谁安敢欺良善,神舰定然加倍偿。

  • 科幻小说|碰撞 第二十四章

    星历029年 土星轨道 星舰正准备进驻补给中继空间站,在这里,“紫云英”号星舰和“光棱”号星舰将补充燃料和物资,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甲星舰/05/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k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