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词的外延和内涵都太广泛了,所以如果不是聚焦于某一点,几乎无法达成共识。作为人,就像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爱,空气看不见但是能够检测得到,而爱是什么?是一种流动于人和人之间的非物质,如果要检测,也只能检测到个体大脑中某种激素比如催产素的浓度变化和某个神经递质的放电反应。可是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爱来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充满光环,充满温暖,充满彩色的流动。而你身边那个没有爱的感觉的人,他的世界完全不是这样。由此可见,世界由心造,爱是可以让人愉悦和幸福的元素,它与物质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爱发生在关系之中,是一种单向或者双向的放电反应,这个关系甚至都不需要真实存在,譬如爱一个从未见面的人、爱上帝。
我今天写了一个日志:“生命中如果有不可缺少之物,那我觉得是书、朋友和爱。”如果加一个“最”,我觉得是爱。
广义的爱是对万物的爱,狭义的爱是对人的爱。婴儿先爱人,进而爱物,如果在爱人上受到挫败,就很难爱物。好在进化学让婴儿都长得很可爱,这样即便得不到最至亲的人的爱,也还是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喜爱,这种弥补使婴儿不至于完全无爱。有个特例,就是在二战过后,有大批的婴儿一出生就没有父母,被送到集中养育院,人手不够的看护者只好把他们喂饱后就扔在那里。这些婴儿虽然生理喂养无忧,但是他们大部分很快就死去,心理学家认为他们死于“缺爱”。很多缺爱的成年人也被证实寿命更短。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爱,使我半生都在寻找爱的连接。当我遇到的时候,就像飞蛾扑火般炙热,我的生命就像被点燃了,周围的色彩从灰色变为彩色。我会觉得因为这么强烈的爱的存在,此生无憾矣。但是爱情毕竟是短暂的,于是我们会把寻找爱的范围扩大,转而去爱朋友、爱知识、爱其它有机会获得的东西,这样我的生命才能延续下去。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爱就好像找到了宿体,我的催产素飙到了最高值,这种感觉和男女之爱相似,不同的是少了性欲。相似的部分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称之为“依恋”。依恋学说虽然简单,但是它能自成一派,是因为它抓住了心理问题的本质,就是依恋关系出了问题。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自于早年的依恋关系的破损,修复依恋,就能修复心理问题,咨询师的功能就是做个好的依恋对象——好客体。很多人通过现实世界去修复,或者不断找爱人,或者各种物质成瘾,或者成为工作狂,都是在寻找依恋,寻找爱。
缺爱的时候,爱的反面就显露出来了,怨恨、嫌弃、羞耻、自卑都是缺爱的产物。
宗教的产生正是弥补众生爱而不得之苦,如果现实世界没人爱你,来吧,佛就在这里,大爱无边,这是一种建构出来的永远存在的爱的空间,使红尘中跌跌撞撞爱恨浮沉的人有了皈依。
战乱年代,朝不保夕,宗教的功能尤为重要——这世界如此悲惨,好在有个神灵永远爱你;而当今物质富余的年代,人类发展个体小爱的机会很多,所以宗教就成为了背景。但很多人终究,在小爱中不断失落后,还是会靠向大爱之宗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