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书发来了加入一周年通知。如果用一句话表白,那就是:世界上最难拉近的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简书让TA变得容易。
换做一个词,我想用“释放”。
坐过很多次长途飞机,也遭遇过很严重的颠簸、急剧下落。
起初,身体绷紧,紧抓着扶手,感觉脑袋沉甸甸的,控制住自己的四肢,而摇晃似乎越来越猛烈。
从心里数着时间,直到颠簸平息。而气流的影响一般不会只有一波。整个过程很煎熬。
慢慢地,身体有控制,但精神上会转移,想点别的事。那这个过程就会过得快一点,轻松一些。
直到后来,完全无视,身体怎么跟着晃都行,转化为一种新的体验。哇,这次失重感哪个部位最酸爽,机长的嗓音有点磁性,英语咬音好像不错,但驾驶水平可就一般了。
有次,朋友坐的墨西哥到美国的航班,飞机尾翼起火。
有人浑身止不住地发抖。我想,要是我坐在他身边,会怎么做?
是从不抖到一起抖,还是有种心理优越感?可能都不是。如果是认识的人,会去拍拍对方,然后用真诚的眼神看向他,轻轻对他说,失事是极小概率事件,相信我们,没事的。
情绪会感应,气氛更会传染。这也是“入驻”简书一年来的体会。
佛学(也是心理学)让我们觉察当下,聆听心声。把其中阻碍的因素看成自我的一部分。从对立到伴随,本我得以解脱。
打破一层层的禁锢,释放自我,才有能量追逐理想。
想起小谷在空中漂亮的旋转动作。我们都想成为,完整驾驭自己身体与精神的那个人。
但又跨越不了把自己放出去的恐惧。放得越开,本能的失控感就越大。
心理路程怎可能一帆风顺。即便是小谷,也有过退缩的时候。
在这里,每个鲜明的个体,都成了“释放”自己的辅佐。
谢谢简书与你们。
Michel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