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诊来源,《内经》讲的很清楚,色诊来自五行学说。当时认为青,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人食天地间的五气,五味所化,乃内脏生气的外荣现象。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入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入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猪,其谷豆”。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又如《灵枢,五色篇》“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上面三节经文,便是色诊的学术思想。足以说明五色的生成,是由于五脏精微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而明润,含蓄而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内充的征象。这种色泽,就是《灵枢,五色篇》所谓“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的真色。也就是正常的色泽。反之,颜面所见的气色,呈晦暗枯槁,夭而不泽的,在《灵枢,五色篇》里称之为病色。病色和真色,在《内经》里有很多论述,它的理论根据的中心思想是:脏气盛衰,色即应之。所以观察颜面色泽,能够知道内脏的情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这里说的“精明”,是指眼睛的神气,古人认为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如见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表示正气未衰,脏气未伤,虽有疾病,轻而易愈;若是眼球活动不灵,晦暗失神,表示正气已伤,脏气已衰,病势沉重,预后不良。这里说的“五色”,是指脸面的颜色与光泽,青,赤,白,黄,黑五色之见,是反映人体的不同病理表现;病色的光泽与否,是反映人体在这时候精气的盛衰程度;所以同样是一种病色,以鲜明润泽的预后良好,见到晦暗枯槁的预后欠佳。
今天,我们知道皮肤的色泽,受着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可以发生变化。因而皮肤的颜色荣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所以,色诊有其科学的内容,在临床有其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古人限于当的历史条件,当时只有阴阳学说,故而不得不把精湛的色诊,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阐述,保存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部分遗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