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简书电影
金马奖黑马《八月》:沉闷黑白片 注定是少数人的盛宴

金马奖黑马《八月》:沉闷黑白片 注定是少数人的盛宴

作者: 生是过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14:14 被阅读158次

    《八月》和《金刚:骷髅岛》一天上映,不用说被后者全方位碾压。《金刚:骷髅岛》大制作,顶级特效,好莱坞大明星参演,占据半壁江山的排片量,连大猩猩金刚都是史上最大的猩猩。

    《八月》就像是一个在角落里被遗忘的孩子,虽然这个孩子获得了金马奖。可是在上映当天,你想买到一场黄金场时段的电影票都无比艰难,因为它的排片少的可怜。多数影院把它排在了早上或是午夜场,并且也只有零星的几场。

    而黑白片几乎让这个角落里的孩子站在星光都熄灭的夜晚,人们更难靠近它。去年的黑白片《塔洛》最终票房刚过百万,这还是在口碑很好、不少大V倾力推荐的情况下。在如今这个快速的社会里,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安静地去看一部黑白片了。�

    导演的初衷是好的,在一篇采访里,导演张大磊这样解释他为什么采用黑白片。

    我描写的那种感觉,在我印象里就是黑白,非常简单。因为彩色的话,它有些很多会很具像,可能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想,会和自己的印象对号入座,这个楼是砖色,车是那个颜色,他可能会去考虑那一些。但是黑白之后,就纯粹的是一个状况,纯粹的是有一个时间感的东西拿出来。

    文艺片的导演,通常就是这么纯粹。

    电影内容上,作为剧情片,导演却淡化了情节和故事,这样的结果是让整部电影因为缺少戏剧冲突而趋于沉闷,你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进入到导演带给你的这个世界里去。

    这是一部安静到能听到呼吸声的电影。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孩子,瘦小,脖子上总是挂着爸爸给他做的双节棍,不爱说话,是倔强且沉默的小小少年。

    在狭小的饭桌上,在昏暗的台球桌旁,在属于他自己的单人床上,在幽深的过道里,在三哥被抓的雨夜,在所有热闹的背后,这个叫小雷的少年像是被时间和环境同时排除在外,永远都是睁着无辜的眼睛,一言不发。

    这样的场景里,总是让人想起孤独,这个少年身上有着天生的孤独感,时间在他面前是空的,他说话或是不说话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时间就在他的注视里,缓缓流逝。

    老旧的小区里,有人骑着三轮车喊着:换黄豆、绿豆、小米子;小雷和小伙伴坐在街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和自行车;妈妈认真地给老人喂饭;爸爸拨弄着坏掉的电风扇……

    在这满满的烟火气里,也许就根本不需要有故事,只需要心的沉静,融入到这些生命体验里。可惜,大多数人更希望用更刺激的东西填充麻木的心脏,比如隔壁放映的大猩猩手撕飞机。

    这部电影虽然以孩子为视点,但讲的是国企改革的年代,普通工人们面临的生活抉择,讲的是父辈们的事情。

    国企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小雷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小雷的爸爸成了失业工人,整天在家闲着;小雷的舅舅被迫下岗,三十年的工龄换成了一屋的毛线;三哥的爸爸跟着韩胖子外出工作惨遭不幸。安静的小镇背后是暗涌般残酷的现实。

    这样的立足点,导演有一个大的格局。同类优秀电影,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比如《童年往事》,比如《我11》,导演有明显致敬和借鉴的地方。《八月》里的小雷有些地方有《童年往事》里阿孝的影子,比如打架,暗恋邻居女生。

    敢用镜头去还原、铭记历史的人,这样的导演值得敬重。

    有人爱吃山珍海味,就有人爱清粥小菜。也许《八月》是在角落里不被注视的,它是黯淡星,不绚烂,却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八月》的好,懂得它的人才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马奖黑马《八月》:沉闷黑白片 注定是少数人的盛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rc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