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拉丁美洲著作《百年孤独》读书笔记(7)

拉丁美洲著作《百年孤独》读书笔记(7)

作者: happy女二大爷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09:55 被阅读0次

布恩迪亚家族第七代:一个长着猪尾巴的男婴,被蚂蚁啃食,至此家族灭亡!

结合其他读者的评论,说说对百年孤独的总结:

我惊喜于马尔克斯编织的梦幻的罗网。看似娓娓道来,实则构思精妙,环环相扣。将场景、人物、故事绵绵不绝、排山倒海般向你推来,简洁紧凑的叙述让大家不舍放弃、没有喘息的机会。

阅读的过程充满乐趣,专注不二,可以根据小说的叙说在脑海中播放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同时还得和马尔克斯斗智,看透他时而现实,时而鬼神,时而魔幻,虚虚实实背后的超现实真实;看透他诙谐、超然、冷静背后的痛苦和孤独。

马尔克斯在书中没有明确交代时间,在写此文之前,我百度了一下哥伦比亚的历史,对照书中情节,我判断书中时间段为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左右。

家族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躲避被他杀死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鬼魂,带领一帮追随者翻山越岭创立了马孔多。我想这一段是隐喻西班牙殖民者来到拉美的殖民史。这时的马孔多没有法律,没有行政官员,是世外桃源、是法外之地,由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他的追随者治理着。正像他对政府派来的里正所说:“第一,各家的房子想漆什么颜色就漆什么颜色;第二,士兵得立即离开,我们负责维持秩序。”

田园牧歌时代在保守党和自由党的争斗中结束。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率领二十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马孔多男子起义后,马孔多(喻指哥伦比亚或拉美)进入了漫长的内战时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发动过三十二场武装起义,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他和十七个女人生下了十七个儿子,一夜之间都被逐个除掉。可见这是怎样一段疯狂的历史,在此期间家族开始走向衰败,同样马孔多(喻指哥伦比亚或拉美)也开始衰败。“世界一天不如一天,那些东西也不见了。”这段历史反映出拉美长期的革命、内乱、内战造成的生灵涂炭。内战无关正义,正如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签署尼兰迪亚协定为内战画上句号时所想:我们只是为了权力而战。

内战结束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开始专心制作小金鱼,家族进入到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时代,马孔多进入香蕉公司时代。这是拉美的资本主义时代,外国资本涌入(美国人布朗先生),火车、电灯、电话、电影、唱机、法国妓女都进入了马孔多人的生活。“马孔多人被诸多神奇发明弄得眼花缭乱,不知该从哪里开始惊叹。” 奥雷里亚诺第二用钞票贴满家里所有的墙,从早到晚开流水席招待蜂拥而至的外乡人。他自己也是天天欢宴,一餐能吃掉一头牛,胖得不能弯腰系鞋带。资本带来空前的繁荣,也在积累着盛极而衰的灾难。

惜字如金的马尔克斯用12页的篇幅描述了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其他工会领导人发起的香蕉公司工人大罢工以及遭军队镇压的过程。包括工人、妇女和孩子在内的三千多人被当局通告在马孔多火车站集合,通告中宣布,省军政主席将前来调解争端。这些受骗的三千多无辜的工人、妇女和孩子在车站被悉数枪杀,然后尸体被火车运至海边,像变质的香蕉一样被丢入大海。幸存的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他救的一个孩子对人们说起火车站的屠杀,但没人相信他们的“梦话”,官方说法最终成为定论:没有死人,心满意足的工人们已回到家中。军队继续在晚上搜捕工会领导人,一旦抓获立即处死。但军方面对挤满司令部办公室的受害者亲属的询问,却一概矢口否认。“您一定是在做梦,”“马孔多没发生过任何事,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是一座幸福的小城。”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从此把自己幽禁在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里研究羊皮卷,只是不时自言自语“有三千多人,现在我能确定车站里所有的人都死了。”

从那天开始,马孔多连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

这十二页的内容是全书中给我震撼最多的部分。人得心存善良,但永远不要低估邪恶的力量,类似的悲剧不知在多少独裁政权中上演过,血腥的屠杀,莫名的失踪,并且永远没有真相。

雨后的家族和马孔多一起迅速走向衰亡,到处是凋敝破败的景象。奥雷里亚诺第二艰难经营彩票生意维持家用,家族成员一个个离去却没有增加。谁也没有为必然的消亡做出过像样的抗争,即使是生气勃勃,干劲十足的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也最终沉迷于爱欲而终止了对家业的拯救,任由蚂蚁和植物毁掉百年老宅。这也许是马尔克斯对五、六十年代拉美现状的隐喻,资本的力量促使人员流向大城市,乡村和小城镇日趋荒芜。人们抱残守旧,不思进取,在对过去的怀恋和对现实的封闭中走向衰亡。

马孔多(拉美)随时间在变化,创建、兴旺、动乱、繁华、衰亡,而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却摆脱不了孤独的宿命,一代人的性格和命运又会在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重演。在书的最后,过了一百四十五岁生日后就不再计算年龄的屁拉尔.特尔内拉第一次见到家族的第六代传人奥雷里亚诺时,她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活了一个半世纪的她而言,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马尔克斯在此是不是暗指拉美的政治斗争,权力更替只是毫无意义的循环重复,无关正义与进步?

时间,如果放在宇宙的尺度,一百年短得可以忽略,但对一个孤独的人来说,一天也是无比漫长。家族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觉得“时间这个机器散架了,”他在星期二的时候说,“可我忽然又觉得还是星期一,跟昨天一样。你看那天,看那墙,看那秋海棠。今天还是星期一。”两天后他说,“你看那风,听那太阳嗡嗡叫,跟昨天前天都一样。今天还是星期一。”到了星期五,他在谁都还没起床时又去观察外界的状况,最后彻底确认了仍是星期一,他从此也就彻底疯了。

天天都是星期一,每一天都如此相似,简直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是出类拔萃的。漫长的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聪明机灵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他们有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性格。无论在战场、商场还是情场,他们往往都是胜利者。每一代的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散发着特有的魅力。正因为个性独特,他们注定孤独,他们不会彼此沟通甚至拒绝沟通,他们不会彼此关怀甚至拒绝关怀。他们都缺乏爱的能力,个个活在自己的孤独中。

孤独家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反复发动起义,反复打造小金鱼,做十字绣,反复织寿衣,与隐形医生通信,破解羊皮卷,读百科全书,修理门窗,沉迷情欲,流连风月场,等等等等。唯独没有向亲人倘开心扉,彼此关爱。

有阳光也有雨水,有爱情也有孤独。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曲高和寡,也许越是优秀和成功者内心越孤独。我们得接受她,和她好好相处。我们也许不必那么优秀和成功,但我们不能冷漠和无情,我们不能失去爱的能力,这样我们也许可以将孤独转化为浪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拉丁美洲著作《百年孤独》读书笔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ud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