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诺
长冬未歇咸阳北,出却南门望曲池。
江尾千枝犹未蕊,城中一宿或春时。
人增一岁人更老,花去一年花复期。
花事决于春事早,人情终为世情疲。
琼浆欲送蓝桥乞,谁有裴郎隔锦诗。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洲,秦始皇在此修建离宫“宜春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并修建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 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

历代文人墨客多以曲江为题而赋,唐宋居多,不过,个人还是欣赏杜甫、白居易及李商隐的这三首。此三首诗皆以景入句,以情入景,编排出人生之小理,很喜欢。
《曲江其一》
作者: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作者:白居易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暮秋独游曲江》
作者: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