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论“空”

作者: 逸风景衣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20:22 被阅读0次

    三家论“空”

    摘要:李泽厚先生曾说:佛知空而执空,道知空而戏空,儒知空而执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这三家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开始将人们带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哲学领域,通过三家对“空”的不同思考和认识,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儒  道  佛 “空” 

    引言:通过分析三家对于“空”的不同解释,从而来剖析三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该篇将以李泽厚先生的三句话为基础来展开论述,也希望从中能发掘出更多关于三家的核心思想。

    正文:

    一:佛知空而执空

    从我们目前对佛教的理解看来,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就是四圣谛、“缘起”论与“四法印”,

    而这些最基本的教义,恰恰回答了佛教对于“空”的认识。

    佛教的“四圣谛”——苦、因、灭、道阐述了人生在世一种自渡的法则。所谓苦就是佛法中认为的人生的全过程,这些苦在佛家看来都是无量之苦;所谓的因就是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六根本烦恼”和“三业”所造成的因果报应(其中“六根本烦恼”指的是贪、嗔、痴、慢、疑、恶见,“三业”指的是行为、言语、思想  具体参考《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1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谓的灭则是信奉佛法最后达到涅槃,彻底的消除人间的苦痛的唯一出路;所谓的“道”(这里区别于道家中的“道”)则是交给信奉佛法者达到涅槃、实现灭苦的一系列理论和具体方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物都是持一种“空”的态度,尤其是在中国的佛教中更加注重宣扬“空”字,空无的认识,是佛家对待客观世界和社会现实的基本态度,《心经》中一段表述佛教思想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心经》),高度凝练的表达了色色空空,皆是虚无的思想。“缘起”指的是“诸法因缘而生”,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论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其中“无我”“无常”又涵盖了“无造物主”“因果相续”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四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法”,可见佛家的思想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而对于剩下中的二法“有漏皆苦,涅槃寂静”中的“漏”就是我们四圣谛中提到的“苦”,而佛家持的观点就是“执空”无念。

    六祖也道: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可见佛教将人生目标的追求放在了“真如佛性”上,著名的“风动还是幡动”,六祖直接提出了是“心动”,可见佛家解决的正是困扰人的矛盾和痛苦,使人达到挣脱尘世束缚、精神自由的境界,最后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处逆如顺”“万世皆空”,皆是佛家对于“空”的认识。

    总的来说,佛家对于空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执空而出世,知空而永恒,因果可相续,事事皆轮回,似有皆可无,万物归于“空”。

    二、道知空而戏空

    道家主张逍遥无为,它猛烈的抨击现实道德的反动和虚伪,教导人们学会破除世俗的束缚,以退避的态度从容地进入淡泊的境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家的人格理想在不断地发生调整,但它有一个总的倾向,就是顺其自然、长生久视、修身养性与超迈逍遥,总的还是遵从道家所倡导的一个大体的趋势。

    从道家的思想体系上看,人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官上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而应该应用我们的心来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尘世,用空明的心境来包容万物,得到一种自我的超脱和逍遥。

    万物既变,延时空无限,就像我们所说”一可生二,二可生三,三又可生万物”(摘自《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又生于无,很多东西是把握不住的,万事万物处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平衡之中。对于道家追求逍遥的著名故事,就是楚威王请庄子去做相国,派遣使者带着厚礼前往,没想到被庄子回绝,其中就提到了“你们觉得一只千年的乌龟是被供奉在庙堂上快乐呢,还是在泥地里面爬行快乐呢?”,其中就暗含这道家看待“空”的态度,庄子宁愿像那只乌龟一样在泥塘里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收到约束,失去自由。同时,道家尤为看淡名利,主张“无为而治”,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以自我内心的自由来驰骋广阔天地之大,鲲鹏自在,逍遥于世,道家主张的是一种出世的精神,它勇敢地直面现实,并以“戏空”来看待事物发生的规律,等待事物自己给出一个结果,它很高明的将无与有相互进行转化,无能生有,有也可以生无。

    虽然道家也认为世人很痛苦,但它将痛苦的根源归因于了它们思想的核心“规律”,区别于佛教的“空”,道教的“空”不是全空的,它能以理性的视角辩证的看待世界,看待“空”,接纳“空”。

    其中“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它表现的形式为不可求,不可说,准确的说是不能用精确的描述去定义“空”。庄子在《应帝王》中无名人讲了八个字“游心于淡,合气于漠”讲述的就是要保持内心的虚静空灵,气息平和,使自性游于六级之外,使真气合于无边无际的广漠之野,放下“小我”的执念,转而开拓无限的精神之有,贯彻天地,大脉相连,超越因果的轮回,达到无为逍遥,翱翔于自在虚空的无我之境。

    三、儒知空而执有

    儒家秉承着入世的精神,通过遵循伦理本位,怀抱经世之志,注意道德修养来达成修养,儒家学说在其发展中,也不断的与其他的学说相斥相吸,丰富自己内容的同时,也对我们民族的人格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以及社会心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记.大学》中提到过“修身、治国、平天下”(摘自《礼记.大学》)就是对儒家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种阐释。从其思想来看,儒家一直是倡导积极主动的为统治者提出为国之道,即便是有人提出了“今之从政者殆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在闪烁着儒家独特的光芒,指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追求者继往开来,“执有”是儒家对于整个世界万物运行的执著,也是其人文情怀和思想精神的体现。

    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孔子并没有完全的摆脱天命思想,孔子认为天赋予了自己继承古代文化的使命,所以致力于对自己理想抱负的实现,他在天命的局限中,又不以“天命”为然,他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是一种对空“执有”的态度。

    在儒家的历史上,荀子和孟子在继承孔子儒学的基础上,分属两派,虽然两者在对于“人性”本质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是两者所展现最终的目的还是殊途同归的,再到后来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陆王心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并且加入了哲学初步思想的元素,它倾向于庙堂参政,肯定我们存在的“现实”,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事业,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胸襟,这种由身到家到国,层次由低到高,由微观到宏观,将积极入世的精神化为“执空”,以变去应对未知。兵来可将挡,水来亦可土掩,以此来应对世间的纷繁之事。

    三家论“空”,表现出的思想境界和意识形态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它们所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程度上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不同信仰它们的人能排解自己的忧愁,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整个世界观的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正是因为不同学说和流派的存在,同时能经过时代的检验,最后能流传到现在,成为一种指引人们对待人生有无,正确引导人们看待生死,认真对待自己所生活的那个世界,不为外物所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家论“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xh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