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这话是左宗棠说的,至今读来深以为然。不出门而能知天下事,半部论语知天下。从中可以得出,能为天下事和能知天下事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读书多积累了知识点,而是将自己置于了读书的场景中,从而磨炼了自己的内心,使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都是读书,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故事书看完,只是哈哈一笑,或者顶多是知晓了某个八卦,仅仅成为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肯定读书再多也枉然。
读书肯定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读书需要我们能读出门道。更多的是要提高我们的认知,以及认识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和客观规律,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每本书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我们可以吸取的营养。把书中提到的那些给我们触动的,或是给我们带来现有知识体系补充的,让它们可以和我们现有的体系进行连接,从而拓宽我们看世界的视野。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眼中的世界,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何在我们面前展开,依托的就是我们的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