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 高呀高呀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23:05 被阅读0次

    读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成长于台北市,曾先后出国去哲学院、语文学院进修。三毛小时就与别不同,自得其乐,少与人交流。她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和《哭泣的骆驼》等一系列书籍大受全世界华人社群读者欢迎,历久不衰。

    《撒哈拉的故事》讲述了三毛与丈夫荷西在沙漠中的所见所闻。在她的笔下,枯燥艰苦的撒哈拉沙漠是丰富多彩的。书中每个故事的文字朴素自然,却让人生动地感受到三毛的浪漫深情。此书是三毛第一部作品集,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初步认识三毛。

    书翻开几页,便能知道三毛这人调皮又有趣!因为她的丈夫荷西是外国人,在家做饭的三毛总是要弄出些“奇奇怪怪”的菜来。桌上的粉丝煮鸡汤,三毛说那是雨做的,新炸的“蚂蚁上树”,说是尼龙线做的,合子饼馅里是粉丝,说是鱼翅。荷西实在分不出三毛说的是真是假,但因着中国菜好吃,所以只要是三毛做的,“尼龙线”他也是吃的。

    三毛是一个很爱惜朋友的人!撒哈拉沙漠里长久封闭的圈子,人们思想普通狭隘。大家爱占三毛便宜,常是借了东西随意使用,三毛是生气但不会真的和他们计较。甚至心疼他们病痛时永远不看医生的态度,常是主动分享药物给大伙,还要赶鸭子上架给他们当起医生来。沙漠物资匮乏,她也要认真准备丰盛的食物。即便十岁的姑卡免不了小气又不开化,三毛也很珍惜她,她们有着好朋友之间会有的小秘密。

    三毛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她放弃了普通人会选择的安稳生活,去往心之所向的地方——撒哈拉沙漠。沙漠生活艰苦而又贫瘠,可这阻挡不了三毛繁华的内心,那就造起来啊。没有桌椅怎么成,即使木材难寻,也是一定要找到它造出桌椅书架来的,这才是个家。买到吉普车她经常一个人出去遛达,开在荒凉的柏油路上感觉寂寥又自由,如果遇到在沙漠跋涉去镇上的人,她定会捎带一把。

    书页翻开过半,在渐渐认识三毛的同时,我们更是被她热情邀请着走进了这片沙漠。在这样一片辽阔物资匮乏的土地上,有着民族神秘的力量和当地特有的风俗。而这也正是撒哈拉深深吸引着三毛的地方。

    撒哈拉可是有宝贝的。穿过迷宫山的低地里是一个有化石的地方,三毛和荷西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到这来寻化石。结婚时荷西送给三毛的礼物,亦是在沙漠里走死了才找到的一幅完整的骆驼头骨,三毛特别喜欢这样的物品。三毛亦曾在沙漠里遇见一位刻石头的老头,那些石刻出形象粗糙中带着感人而自然的创作,有小人、动物、人脸等各种形象,三毛抢着买下了几个,后来再也寻不到这老人,事后万幸感慨沙漠赠送给她这珍贵的艺术品。

    沙漠里的习俗也叫人惊奇。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几岁了,姑卡大概十岁就到年龄要嫁人了,迎娶的风俗更是特别,夫妻要打着闹着还要哭喊着好几天。沙漠里的人们均散发着异味几乎不洗澡,后来三毛无意间发现他们的澡堂,了解到当地人奇异的洗澡方式,还偷拍了当地人用海水灌进肠子的排毒方法。在去当地财主家吃饭时,三毛了解到他家有着许多奴隶,只因为他们是沙漠里的黑人就被抓来世世代代为奴,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仍存在着这样的不公平,这使三毛感到悲愤。

    还有沙漠里的人们。沙巴军曹该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当年一支军团进入沙漠生活,因用水问题被撒哈拉威人团灭了,只留下军曹一人,他痛恨撒哈拉威人,然而最后他却为了救他们的孩子而牺牲了性命。沙仑在当地早到了适婚年龄,本来早就结婚了,只是接收了聘金的女孩选择失踪,天天帮家人看杂货铺的沙伦看到女孩的回信,卷走了家里的财产又去寻她。这沙漠中对爱的单纯执念叫人心疼感慨......

    撒哈拉的生活环境是艰苦的,却也有着它独特的美,这样的美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得见的。而三毛以她独有的浪漫视角,将我们领进了这片沙漠的美好中,我们见识到异域的风土人情,体验到艰苦环境下的快乐创造,感受到艺术、共情、善良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三毛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梦想的自由追求,如沙漠中清凉的泉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不得不感动世间有着这样一名奇女子。

    合上书籍,不由得停下来想想自己。我们是否太过于习惯平稳安定、日复一日的生活或工作,甚至于当它出现了一丝意外就倍感压力?回忆荷西差点淹死在泥流中,得救后的他和三毛还是乐呵呵地说好下次再去找化石。难道这不是很大的意外吗,何以他们如此轻描淡写地对待,这样乐观无畏的生活态度,或是艰苦的环境赠予他们的意外礼物。也许我们真的一直被困在这个很小很小的盒子里,也该趁着天气不错,偶尔多飞出去看一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撒哈拉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av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