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零零碎碎地知道梗概,有人赞誉它为“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说它反映了鄂温克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生活空间被挤压,生活方式不得不改变的历史,从清末到抗战,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因为不断地听人说起,也不断地有人介绍评价,就决定读一读。但看书时间有限,看到一半,又在听书上找到音频,就连续听了两遍。听书可以利用一切边角时间,做饭、走路、睡前,有一句没听清,倒回去再听,太适合我了。
我比较喜欢迟子建的语言风格,不张扬,不繁琐,娓娓叙述中透出耐人琢磨的情味。还弥漫着一种幽幽的诗意,这诗意与环境有关,与人物的感情有关。小说用部落最后一位酋长的长寿女人的口吻,讲述鄂温克族一个部落(乌力楞)在山林之中的生活,他们逐水草而居,与驯鹿为友,对自然充满热爱与敬畏,很多禁忌是不能逾越的,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似乎万物皆通灵,事事有讲究。
他们住在晚上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里,称汉人住的不能移动的房屋叫“坟墓”,生活得自由奔放,晚上围着篝火吃肉喝酒跳舞。他们信奉玛鲁神、火神、雷神,萨满负责人与神的沟通,人畜生病了,要由萨满穿上神衣跳舞驱病。妮浩是位女萨满,她为了给别人治病,几次都以自己孩子的性命为代价。她明知这样的代价,可每次还是答应帮别人,这对于一位母亲确实太悲壮了。
他们的生活充满苦难,经常需要面对生死,但他们生命力旺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尤其对爱情,有自己的坚守与执着。尼都萨满与林克都爱上了达玛拉,达玛拉选择了林克,但尼都萨满的爱隐密持久,深情得像远古的传说。女主人公和她的两任丈夫拉吉尔和瓦罗加,林克,达玛拉,依万,哈西,捷夫琳娜,依扶林,玛丽亚,昆德,鲁尼,陪伴女主人公的痴傻儿安草儿,个个形象饱满。
本书获得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