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质疑,教案对于保障每节课的质量,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是有价值的。可是,随着网络资源变得丰富,随着一轮轮的教学循环,老师们对教材变得越来越熟悉,书写教案变成了简单的“复制”,基本是为了应付检查。翻看老师们的教案,基本是大同小异:目标相同、重难点相同、教学设计相同、教学方法相同、甚至设计的练习相同,可谓是怎一个“同”字了得?这其实是过度依赖网络资源的结果。
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才能有助于教师成长呢?老师们都知道备课的重要性,怎样备课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教案,促进自己的成长呢?我觉得于漪老师提出的“一课三备”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动员和检验自己的脑力,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及价值观来备课、写教案,即独立备课;
其次,参考辅助资料,如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等,在对比中完善教案;
最后,通过课堂实践检验自己的备课质量,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拉长短板。
下功夫备好课,写好教案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面对常新的学生,面对教材的变化,需要我们摒弃“教案无用论”的观点,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教学技艺炉火纯青、学习资源信手拈来、生成问题迎刃而解、调动学生方法多样、课堂氛围活泼有趣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有魅力的老师。而课堂教学就是我们输出知识技能、展示人格魅力、树立良好形象的的最好平台。一名老师如果能通过课堂教学征服学生,获得赞赏,课堂效果一定会是好的,教学质量一定是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