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必走的小路,紧靠着二中东校区的校园,长度不过200米,由沥青铺就,路的西侧种着法桐,东侧长着刺柏、冬青和紫叶李,南头是新星北街,北头经过一片白杨围绕的阴凉地,就算是达到单位了。
这条小路,没什么名字,也没有好事者去给安装个类似“葛宇路”的牌子,理论上而言,它应该是归烟台市教育局管理。有时候接起来访者的电话,先郑重其事地介绍:烟台市教育局,地址是烟台市莱山区新星北街5号附1号。然后顿一顿,再用相对随意的口气说:就在二中东校后面,从西边有条小道一直往里走,对对对,挨着二中操场的那条,走到头儿,你就看见了。
这条路每天都有人打扫,每天也有大量的人与车出入,早晨的时候会有周围的居民进来遛弯儿,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丈夫推着轮椅上的妻子,有时候走一走,有时候就待在那儿晒太阳。这条路的好处是一年四季不遮阴,道旁的法桐也好、紫叶李也好,能够提供的阴凉十分有限,单位的同事们吃过午饭后,也喜欢在这里溜上一溜,把坐了一上午的困倦和刚吃过饭的肠胃舒展舒展。
说到阴凉,这条路真正叫人喜欢的地方,其实就是北面靠近单位的杨树林那一段儿,几颗粗壮的白杨直插天去,把阳光和蓝天几乎全部占去,投下了一大片阴凉。小路走到这里拐了个小弯儿,一面是笔直的通向街道,一面就廓然开朗,外访者走到这里也就瞬间恍然大悟:走到头儿,你就看见教育局了。
就是这么一片极好的阴凉去处,却不能长久的为人们所有,路走到这里一下子变得狭窄,仅容两车并行,平时走过,最多十几秒钟。真正享受这片阴凉的,是长期驻扎于此的汪星人。
教育局周围的汪星人,与别处自然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野生或者说是散养的中华田园汪,但它们骨子里似乎天生透着一股傲气。不然,为什么它们不去食物更多、风景更好的别的地方,偏偏要来物资贫瘠的教育局这里挂单呢?此外,别处隐逸的汪,大都老实巴交,你进我退,你追我跑,教育局的不一样,每天到了晚上七点钟以后,大家都下班走了以后,它们会歌啸起来,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似乎这一天才刚开始。
不谦虚地说,我还算是有着较为丰富的斗汪经验的,小时候用石子打汪反被咬的往事自不必提,刚参加工作在学校里担任督查组成员,除了管理学生上下学外,也肩负着除汪护园的重任。清晨的校园,阳光似纱轻柔,微风如香熏人,几只大胆的喜鹊在草地上蹦蹦跳跳,远远地就冲过来几只汪,连奔带叫,把喜鹊赶跑了,再远远地,我就带着督查组的几个年轻教师,拿着棍子冲过来,只奔不叫,把汪汪们从后门赶到学校外面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第一节课下课前,它们就准时回来了,从正门。
教育局自然没有“除汪小队”,所以这里的汪也就可以安心长住。二中一下课,它们就钻进校园里,任凭学生们布施;上课了,他们就钻出校园,在阴凉下等待着下一个课间。二中东校的栅栏,结实高大,上面还设有铁蒺藜和高清探头,防君子防小人,就是防不了这群汪。它们很有纪律,工作时间绝对不会拦在路中央;它们很有原则,上课时间绝不运动,务必会摆出各种舒坦的姿态,躺在杨树下的阴凉地里;它们很讲人情,如果碍到行人走路,它们就会从地上爬起来让开。虽然达不到王小波笔下特立独行的猪的警戒,但我觉得它们也算是活出味道来了。
前几天,朋友圈里突然被天上的云给刷爆了,然而我却想起了小路上的汪们。我们仰望了好久才能看到了风景,于它们而言不值一提。我们梦寐以求的慵懒生活,于它们而言只是日常。海德格式说:人应当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帮汪们把这句话贯彻得比谁都彻底,要论对这世界的热爱,恐怕也是如此。
我很羡慕汪,不是那种脖子上磨出一圈光秃秃的那种,而是可以慵懒地躺在阴凉处的那种,因为即使是站起来给我让路,它那只有三条健全的腿所支撑起来的头颅所射出的目光,都写满了对我的蔑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