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集《大写的人》01

散文集《大写的人》01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3-06-10 05:55 被阅读0次
    封  面

    第一辑  相交以网

    网络,可以让同频的人隔空相会,无论相隔千里万里,都可以瞬间碰撞出火花。

    人们都说,网上交友不可靠,但我要告诉你,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以文会友。

    本辑的人物,都是网上结识的文友。共收录9个,依次为:蒋坤元、齐帆齐、吴瑕、程雨烟、小墉正、茶诗花、愚人、蓝颜也倾城、小乔


      蒋  坤  元

    简书平台中,写蒋坤元的文章不少,大体都是称赞他文章写得好,书出的多,企业办得好,还行善积德。这些文章就像连队里的黑板报,表扬好人好事,能振奋人的精神。

    但作为一个人物,光讲成就,似显单薄。本篇就从他的缺点开始讲起。

    、吹牛

    说蒋坤元吹牛,这不是我的原创,它是有来头的。

    大约是在去年7月,有天晚上他在群里没头没脑地抛出一句话:“我老婆批评我,说我好吹牛。我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

    以往,只要蒋老师在群里发起一个议题,大家都会紧跟着议论一番。今天却一反常态,本来正热闹着,他此言一出,就像满塘青蛙呱呱叫,一石头砸过来,立马集体失声。

    可能是一时思维短路,接不上茬。跟着附和,就等于认定了蒋老师好吹牛;如果安慰他,说他不吹牛,也是对蒋夫人不恭。

    那晚上的群聊,就此终止。

    我倒是觉得奇怪,老婆吹的枕头风,干嘛拿到群里说呢?是让大家做个见证,监督他改正缺点,还是想要大家表扬他勇于承认错误?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知夫莫如妻,蒋夫人真棒!坤元老弟就这么点小毛病,都让她鸡蛋里面挑骨头挑出来了,这可是要把夫君塑造成城北徐公的节奏!

    、粉丝

    我说是小毛病,也就是有点小吹而已。比方说,我又有几本书要出版啦!我的书在某某网正热卖呢!某某某在深圳的新华书店都看到有我的书啦!某某领导到我的厂子和我合影呢!如此这般。

    严格地说,这都不能算是吹牛,因为这桩桩件件,都是实情。只是国人历来以谦虚为美德,看好低调,如此高调宣示成果,便有了吹牛的嫌疑。

    不过,这样的吹牛,对于庞大的粉丝团,尤其是那些多情而又生猛的红粉军团来说,这根本就不叫个事!

    常言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个坏,当然不是十恶不赦,哪个女人会喜欢凶残暴淚的男人?许多男人不明究里,故意装作凶里八叽,流里流气去泡美女,早把美女吓得跑到八丈开外,哪里还会爱起来。

    其实,这个坏,就是会吹牛。女人天性含蓄,难免压抑,故而特喜欢放得开的男人豪言壮语。你会吹,吹出许多高大上,吹得滔滔不绝,吹得她心花怒放,自然会高看你一眼。偏偏蒋老师成果不断,值得吹的东西接踵而来,于是红粉越聚越多,高看也渐渐转化为崇拜。

    试想,蒋老师如果恪守君子之道,讷言敏行,只顾埋头写书,闷声大发财,能有万人以上的粉丝团吗?能有今天这样大的知名度吗?

    这些粉丝可不是只看看文章,点几个赞那么简单,是有自发保护偶像义务的。

    某日,我在文章中调侃了蒋坤元几句,立马就有资深红粉私我:“可不能这样写!这会给蒋老师带来麻烦的!”

    我不禁哑然失笑,至于吗?但是众怒难犯,我还是乖乖地把文章改了改。

    在简书平台,得红粉者得天下。因为在简书注册且活跃的作者,大多为女性。

    、粉丝中的战斗机

    蒋坤元的粉丝,不仅有红粉,也有蓝粉,虽在数量上不及红粉,但其能量不可小觑。

    最出名最能彰显粉丝功效的,南有稲香老农,北有李彦国。这二位是蓝粉中的铁粉,称得上是粉丝中的战斗机。

    先说那稲香老农,坐标:云南。

    这稲香老农最拿手的,是诗评,就是用诗歌评论别人的文章。我不懂诗,他的诗都是七字一句,是七律还是七绝,我说不准。反正他的诗很热闹,看了让人开心。前年那个马到成功程雨烟盯上了他,硬缠住他要诗,老农慷慨,挥洒一首《赞马到成功程雨烟》,那丫头拿着他的诗到处吹嘘。

    稲香老农这边却盯上了蒋坤元,对他的文章几乎每篇必评。蒋的文章都不长,一般千字左右,而稲香老农的评论诗却都写得洋洋洒洒,放在文章的评论区,往往给人一种尾大于头的赶脚。

    有时兴犹未尽,还另写一篇,诗文并举,专赞蒋作家之某某某。

    稲香老农和蒋坤元是否相识,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和坤元参加的两次线下活动,都没见到他。这种仅靠文字结缘的评论家和作家,称得上是简书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再说说北边的李彦国,坐标:太行山区王金庄。

    李彦国是一位山区小学教语文的老师,业余挖山不止,种点药材,挖点山货,颇有太行愚公之风范。

    一日,李老师带着老伴和孙儿去赶集,老伴抱着孙儿骑在毛驴上,李老师牵着毛驴,一路走一路和老伴拉呱。这一温馨的太行风情画面,被一位来王金庄采风的摄影家捕捉到,立马定格,随后发到网上。李老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成为网红。有朋友把这张照片传给他看,他“呀”地一声,拍得满好嘛,就留做简书的头像。

    李彦国老师特别钟爱蒋坤元的轻散文,但他不像稲香老农那样,在文章后面留下长串赞语,而是把评论拿到课堂上。他对孩子们说,这就是范文,你们得好好学学。

    他不是一说了之,还把蒋老师的这些散文印下来,发给学生看,在课堂上解读。无论是篇幅、语言还是内容,都能和学生写作文对上路子。

    蒋坤元出了很多书,唯独在太行山区的这个小学里,他的文章成了教辅教材。

    这就是铁粉的功效。

    、走麦城

    蒋坤元的简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从不与人斗嘴斗气,却无奈地招来了两次躺枪。

    一次是前年,简书里不知是谁发起一个“吐槽大会”,吐来吐去,最后都吐到了蒋坤元身上。

    吐什么呢?一说他公众号收录别人文章还发稿费,这是收买人心;又说大家和他打交道,目的是图他的钱财;更有甚者,说他有许多女文友,是玩弄女性。

    都是些什么人在吐槽呢?仔细一看,都是名人,都是年度十大优秀故事作者。

    本来这都是有预谋的空穴来风,没想到官方却信以为真,居然封了他的号!

    遭此突然袭击,蒋坤元一时懵了,依依不舍地卷起铺盖,准备离开简书,逃难他乡。那情景,风潇潇兮易水寒。

    群情激愤,公理何在!粉丝们一个反击,吐槽者偃旗息鼓,吐出去的“口水”都收了回去,私密起来。官方也及时平反,当日为蒋坤元解封。

    第二次是去年,也是莫名其妙地受到了某位大佬的连续攻击。

    这次蒋坤元真的气馁了,决意离开简书。离开前要进行资产处置,100多万简书钻需要变现才能带走。谁知操作到一半,剩下的被冻结,带不走。

    “我人上飞机了,行李却只能带一半,这是什么理?”蒋坤元无可奈何地感叹。

    这场风波,后来还是简叔(简书创建人)亲自出面摆平,才平息下来。

    也许有人会问,像蒋坤元那么厚道的人,怎么老是有人和他过不去?其实就是千古一理:人怕出名猪怕壮。想想看,那些人也都是有身份的,凭什么你有那么多红粉,有那么多的红粉赞文,这能不叫人忌恨吗!

    追根求源,还是和吹牛有关。

    但愿蒋坤元遭此厄难能增强点免疫力,不要动不动就卷铺盖走人,那样会让粉丝们心寒的,也辜负了简叔的顾庐之情。(简书币改后,简叔曾三顾简友之家,蒋坤元是其中之一。)

    、非君子之交

    我和蒋坤元认识已经三年多了,其间见过两次面。

    一次是在合肥,齐悦大型社群举办的开营仪式,他是作为社群的发起人之一,专程从苏州赶来的。而我是因为就在家门口,很方便,正好可以去看看网络世界的人都长什么样。

    看了才知道,网络中的文友,比在一起念过书的同学还要亲切,大家都很热情,很开心。蒋坤元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人很憨厚。

    他给到会的文友,每人送了一本他写的书。这也是他标志性的社交模式。我从别人写的文章中得知,他过去在当推锁员时,和人打交道说不上几句,就从黄垮包里拿出他的书。对方惊讶于他还会写书,立马高看一眼,生意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次是去年在苏州,他那边的出版发行部门为他的新书举办发布会,他邀请大家去玩玩,我也去了。

    其实官方的正式发布会头天已举办过了,我们第二天参加的这个会是纯民间的,七八十个文友济济一堂,很热闹。社群的两位金牌主持人合作主持,群主演讲致贺,有才艺的文友表演了节目,最后的压台戏是蒋坤元介绍他的创作心路历程。

    晚上聚餐,大概是女士居多,每个桌上都安排了红酒和饮料,没有白酒。

    宴席刚开始,蒋坤元提着一瓶梦之蓝,向我招招手,让我到他那一桌上就坐。就这样,一个大厅里都在喝红酒和饮料,只有我两在喝老白干。后来我又把我们这一拨人中的贵客,吴瑕的丈夫老王,拉过来入伙,我们三人很轻松地把这瓶梦之蓝对付掉了。

    从苏州回来后,一次在浏览文章时,发现一位文友的网名叫“朋友是老酒”,顿时感到很亲切。古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和蒋坤元是一壶浊酒喜相逢,算是非君子之交的朋友,像老酒一样回味悠长的朋友。

    可能是我不苟言笑,平时话也不多,蒋坤元一直把我当作搞纪检工作的。他在他的《特别推荐》中说到我时,正儿八经说,我从部队回来后,被分到纪检部门当干部。记得我曾经告诉过他,说我不是纪检干部,但他后来还是那样写,看来这个印象已根深蒂固。

    其实,我在简书里发的文章,已经反映出我的职业特点,常看我文章的文友一眼就能看出,我是干什么的。

    可见,蒋坤元平时很少看我的文章,他也没时间系统地看我文章。当然,他的文章除了发到群里的,其它我也没有全部看。如此看来,我们之间只是朋友,还没有达到粉丝的级别。

    、意识流

    作为名人,蒋坤元有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都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一个是他的文章写得飞快,一年要写两三本长篇小说,另外还有许多散文和随笔,这样的速度常人难以想象。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漫画,作家王蒙一手端着茶杯在喝水,另一只手拿着钢笔在写字,漫画的标题是: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当时文学界正流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也就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就写到哪,文章随着意识的流动而形成。这幅漫画反映的就是这种新潮手法,那杯水象征着意识,喝到肚子里就从笔端流出来。

    蒋坤元的创作,是不是意识流?我想应该是,否则解释不了他的文章高产。他对阳澄湖一带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早已娴熟于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意识。这个意识又是流动的,不流动就会枯竭。那末,怎样才能让意识日复一日地流动起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此,蒋坤元自己有一些解读。

    他说,要享受写作,而不是坚持写作。当你享受写作的时候,你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当你一直在说坚持的时候,就有停止写作的可能。所以不要说坚持,一定要说热爱!热爱就是享受。

    他还说,我做了很多克制,比如我不喜欢上饭店,没有谁可以叫动我上饭店,我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简单主义,这也是给自己加压。必须给自己加压,因为一松就会懒。

    这两段话,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前面说不要坚持,要享受,后面又说要克制,要自我加压。克制和加压,能让自己快乐地享受吗?这中间应该还有一个转换和过渡。

    下面的这段话,大概就是他将压力转换成享受的看家法宝:

    “我一直在自我励志,让原来不行的我,变得越来越行,这就是赞扬自己的效果。”

    赞扬自己!这就是他成功的秘笈。

    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吹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只是他快乐写作的一种手段,赞扬自己,鼔励自己。

    既然如此,这个吹牛便成了须臾不可离开的利器。

    不久前听他说过一个段子。他老家渭塘要搞开发,要拆掉他家的老屋,镇领导通知他去办手续。在拆迁现场,他对领导说,我这老屋以后就是名人故居,你们现在拆掉它,将来重建是要花大价钱的。

    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但这个牛吹得有水平,超过了以往历次吹牛的高度。迄今为止,文学史上敢这样吹的,独此一家。

    这也是在赞扬自己,虽然有点超前,但你还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他现在在渭塘乃至苏州已经很有名气,他才50多岁,刚进入作家的成熟期,还有几十年的辉煌未曾展示。那个名人故居,未来可期。

    、杂交优势

    蒋坤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集作家和企业家于一身,按照时下的说法,属于复合型人才。但他与一般的复合型不太一样,跨行跨得太远。

    企业家中也有附庸风雅的,闲来写两篇文章,潇洒一回,但毕竟成不了作家。至于作家也去办企业,且办成亿万富翁的,还真没听说过。

    因为是作家,他身上绝少一般企业家挥之不去的铜臭味;又因为是企业家,他身上也没有一般知识分子的那种寒酸气,不叫穷不叫苦不怨天尤人。

    这,就是“杂交”的优势,像袁隆平的水稻一样,高产再高产。

    在简书,蒋坤元算是大佬中的另类。他不抱团,不为钻贝而折腰。别人劝他去申请“超级权重”,他说不必,自己钻多,躺赚就够了。

    在简书,他的持钻量始终名列前茅。他说要多买钻支持简书和简叔,一度占据排行榜之首,后来有位女士冲上来,他才把榜首让了出来。他说他从不和女人争高低。

    在简书,他每天早晨更新文章后,都要去浏览一遍,发现好的文章就点个赞,特别好的收入他的公众号,并发给50元稿费。

    在简书,他的赞是真正为好文而点,不管你是小白还是大佬。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底蕴——杂交优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中国科学家,因为他解决了人类的天字一号难题——吃饭问题。

    蒋坤元的“杂交”,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上世纪50年代,国家领导人曾提出:知识分子要工农化,工农群众要知识化。这个“两化”,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理想目标。蒋坤元的“杂交”,是“两化”最成功的实践者,这就是他的社会意义所在。

    蒋坤元当然比不上袁隆平,他们的贡献率不在一个层面上。

    但是无论如何,在简书这个世界里,蒋坤元的确是个独一无二的人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集《大写的人》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gf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