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路上,总能听见父母吐槽,和孩子说东,他非要朝西。
为什么孩子总爱唱反调?
其实,唱反调,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力。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白熊实验”。
心理学家给参与实验的人一个任务:别去想一头北极熊。结果受试者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并在接下去的几分钟,不断地想起白熊。越是要求不去想,脑海中的白熊越是挥之不去。
“白熊实验”告诉我们:过度的禁止行为,有时反而是一种关注提醒,大脑思维就是这么刚!
这就很好理解,父母越要求孩子,少玩会手机,快去写作业,孩子越磨蹭。
妻子越要求老公回家做家务、带孩子,老公越装聋作哑。
在孩子和老公看来,“被要求”也是一种尊严压迫,只有“对着干”,“唱反调”才能体现自我的存在感,体会自主的快乐。
这也意味着,人人都有自我意志,不想被控制,是人的本能。
3岁之前,孩子依赖父母,父母控制孩子,在依赖和控制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
随着孩子认知、言语、行动力的提高,孩子有了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同时父母也感受到了“危机”。
孩子用“唱反调”,反抗父母的控制,是在试图维护自我意识,掌握活动的自主权利。
父母与其威胁孩子“不收玩具,就别吃水果”,不妨这样引导:“要吃水果了,先把玩具收起来”。
与其说“不写完作业就别出去玩”,不妨改为“写完今天布置的作业,我们一起来玩一会儿。”
家长避免自己说出“不”、“别”等类似提条件的词汇,降低孩子“唱反调”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