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我转头望出去,蓝天跟前枯树劲峭,雪羽飞舞,这房间里静谧温暖,安详有序。真像人类的一个美梦。
我想这正是小说家最爱的场景设置,四个人带着多少人生,Edwina是这样热情明亮的人,也许真的没有龌龊暗战?但是想想也累,洁净美好总是需要不懈的维护。
宏大与幽微,结构与混沌,我隐隐的,总想将驳杂的感受和想法联系起来,又知道必定失于轻浮;一想到要放弃,就瞬间物化,比如一串随风奏响的铜铃,不理解自己,风以及这些声音。
一次也没去过,可能是故意的,留着这个疑问和趣味,不舍得消费。
我不信任明信片,美和情调让人不踏实,站在里面逃不出来,更不能否认。
爱情带来的红朴朴的笑脸当然不可靠,但也是真实的呀,我跟着她一起高兴,心里偷偷期待,从此好起来吧,难道不是么,有时候人想要改变,全都准备好了,只缺一个借口,或者像电击心脏,救过来了,它就会自己跳下去。
读后感:读刘天昭的文章,有种感觉就是她喜欢把观察到的东西,事无巨细的描述出来,观察对她而言已成了一种习惯,她敏锐地感受着她的观察对象,过去与现在交相跳跃,画面与想法重叠。一物一事都好像注入了情感,更不要说人了。有些东西,我们看到会觉得习以为常,有时候有所触动,但是不能像她那样一语中的的解说出来。有些东西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她能够用一种情绪情感,或是用跨领域,跨学科语言找到内外联系及相通点。读者读着就觉得这种的表述,把我们内心的那点儿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存在的东西掏出来了。读着读着就不停的在心里说着“是,是,是,就是这样的,太妙了”。
在听书吧的一百多期节目中,点听率最低的是读录的刘天昭的文章,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姑娘。也不知道为什么,点听的人这么少,她的文章其实真的很耐读。真诚而不做作,还有着小女生的率真与妙想,大女孩子的懂得与体贴。
摘录:我们都是从自己妈那里听到对方一星半点儿,彼此有许多疑问,又有青年朋友间无话不谈的几乎轻率的信任,问得毫不含糊。
有一天中午,我们俩扯一本《普通物理》看,到哪一段,豁然领悟,同时惊呼,无法表达,真的手舞足蹈,智力的美与纯粹,和少年对美与纯粹的激情,融合照耀,分不清楚,是一整个的金色的狂喜。人生于友谊真有一些时刻自动定格,我们之后很多年也没有提起这事。
我特高兴,平白要沾她的光,说谢谢你啊,代表咱们俩快乐又成功!李月也乐,说,我不就是没心没肺么,一碰到那些事,我就想,反正刘天昭儿在那儿使劲儿使劲儿琢磨呢!确实有点夸张、肉麻、简直可疑,但是那一刻真的幸福,反复背靠背,赢得了一切所有。
读后感:亲情和友情就应该是这样:祝福对方,为对方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高兴,希望对方生活顺利,幸福快乐。亲情是安全的温暖的港湾,在这个港湾中你能得到抚慰,能够获取能量。在友情方面又有一点差异,能够成为朋友,首先是有缘相遇,彼此能相互吸引,有相通的地方,好像自己的另一部分,存在于对方身上。或者希望具备而不具备有的东西,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因此而互相欣赏,有同道中人遇到知音的感觉,多久不见都知道对方就在那儿,再见也不生份,有些东西不需要语言过的表达,就是自然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