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SBS)是由于小肠较短,功能较弱所引起的吸收异常。主要症状是腹泻,其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腹胀,胃灼热,感觉疲倦,乳糖不耐症和恶臭味的粪便。并发症可能包括贫血和肾结石。
婴幼儿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裂、肠闭锁和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等先天性疾病。
一 、诊断
SBS诊断主要依据既往病史与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可作为重要的补充材料。
病史:既往病史对SBS 的诊断极为重要,除手术手术记录除了可准确了解肠切除范围与部位外,还可明确导致肠管广泛切除的直接病因。值得注意的是各临床中心肠管测量方法不同等多种因素,测得剩余小肠长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减少因测量方法不同而产生的误差,中国短肠综合征治疗协作组推荐统一采用小肠系膜缘软尺测量方法。
二 、临床表现
腹泻、脱水、体质量减轻和微量元素缺乏等是SBS患者主要的早期临床表现。
长期的临床表现与切除肠段的长度和部位有关
回肠对水分、电解质及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均优于空肠,又具有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作用,并且肠道蠕动相对缓慢,可减缓肠内容物通过。因此,空肠切除后,剩余的回肠可以部分代偿空肠的功能。但回肠切除后,空肠难以弥补回肠的功能。回盲瓣是结肠和小肠之间的生理屏障,回盲瓣缺失使得肠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还可引起结肠细菌病理性移居至小肠,加重吸收不良和腹泻。
三、辅助检查
1.X线:初步评估小肠长度,发现肠梗阻、肠蠕动功能障碍及肠管扩张
2.消化道造影:可以准确测量长度<75cm的小肠长度及肠腔直径。
3.CT肠道成像:准确测量SBS患者小肠长度、肠腔直径及肠道病变。
4.MRI肠道成像:与CT相比,MRI肠道成像在诊断肠道病变方面更有优势。
5.内镜:小肠镜与结肠镜可粗略测定小肠长度、肠道是否存在溃疡和其他病变、确定是否存在回盲瓣、吻合口有无狭窄等。
6.超声:胆汁歡积与胆囊及泌尿系结石是SBS常见并发症
7.骨密度:较长骨平片更能准确反映骨质脱钙,有效指导维生素D补充及预防骨折的发生。
8.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浆蛋白、脂肪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浓度监测。
四、药物治疗
控制腹泻:洛哌丁胺通过与肠道阿片类受体结合,降低肠道环形肌和纵行肌的张力,从而发挥止泻作用;也可以减少胃酸、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从而减少消化液量;还可以通过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张力,降低严重腹泻的SBS患者大便失禁的发生率。
减少胃液分泌: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组胺氏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SBS患者消化液丢失,PPIs比氏受体拮抗剂更有效。奥曲肽可以有效抑制全消化道多种消化液的分泌,可皮下注射或者静脉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