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4-12 随记-23 怀

2022-04-12 随记-23 怀

作者: 渌水荡漾清猿啼 | 来源:发表于2022-04-12 10:41 被阅读0次

    开始读《百年孤独》了。读了几十页了。

    记得,最早大约在2014年左右,在网络上发现了这本书。可能是在马尔克斯先生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马尔克斯是2014年4月17日去世的。当下就买下了。每次发现好书,我都会毫不犹豫买下。只是,读可能就要很久以后了。因为,总是容易为琐事牵绊,而淹没或淡忘了初识时的诗意、美好、兴奋和激动。

    2016年8月左右,二妈(婶母)因癌症去世了。那时我正怀着女儿,9个月左右,妈带着侄子一起过来照顾我。妈和二妈感情最好,但二妈去世时她却因为我没有回去,担心我会随时有动静。她那两天魂不守舍的。我知道,那次妈的心里一定翻江倒海,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最后,她选择了陪伴在我身边。难为妈了。那时,爱人还远在深圳工作。

    二妈,走了,很多人都放不下她,想她。二伯就空落落一人了。堂弟那时也在深圳,还好二姐家距离二伯近。她经常回来给二伯做做饭,买点吃的,收拾收拾。爸妈都挺羡慕的,夸二姐孝顺。我也这样觉得。她喜欢花,也喜欢文字。

    我也总思念着二妈,想她经常到我家里来和妈聊天。还和妈一起做过被子。我结婚时的被子等行李,也是二妈陪着妈一起准备的。15年五一在老家结婚办婚礼,二妈那时病得已经比较重了,需卧床。二伯过去参加了我们的婚礼。那次很多亲戚都去了,还有几个高中同学和一个大学同学。距离近,从我家到婆家只有二十几里地。挺热闹的。婚礼的主持人是爱人的堂叔,与爱人的爸爸是同一个爷爷。我该叫公公的。但还没能改口,他就猝然离世了。我的心里也留下了一个永久的遗憾,在他做颈椎手术时,没去唐山医院看望他。那时很矜持,觉得还只是谈恋爱期间,更重要的是,很不懂事,爱人那时一直医院陪护,电话问候下也好。我什么都没做。没仔细想,或没在意这件事。待我生了孩子,成了家,慢慢才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和愚昧。

    二妈,虽然没去我婆家,不过结婚那天她到了我家。我特别开心。送我出嫁的人都是我的亲人们。他们是陪我长大的人,见证我成长的人。二妈是给我鼓励最多的家人。她总说,喜欢听我说话,说我讲道理。后来明白,自己很多时候很不懂事。注意不到别人。哪怕长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但二妈总是能发现我的优点,也许我不是讲道理,说不清是什么,但她总是鼓励和肯定我。在整个家族中,二妈给我的肯定是最令我难忘的。因为,她是发自真心的。鼓励和肯定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小时候,也喜欢去二妈家,在他家不拘束,很自由。二妈和二伯插科打诨,很是快乐。二妈也是懂幽默的人。我们家在这方面,少了很多,神经总容易绷得很紧。

    二妈葬在了我家门前田地里,河边旁。是二伯家的自留地,在爷爷奶奶的坟头旁。每次妈从燕郊一个人回老家,我都会想,当她打开南大门时,是不是就会想起二妈。每当想到这里,

    我就会自责,当时应该更坚定一些劝妈从南京回去送二妈最后一程。但最后还是因为我,给妈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她们是情同手足的姐妹。有时,我想,二妈会理解妈。只是我又再一次不懂事。不知该如何原谅自己。

    二妈走后不久,想着二伯我又再一次想起了《百年孤独》。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本书具体讲什么。只是看网络介绍知道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获了文学大奖。孤独,和二伯相伴了。二妈在时,尽管不能做饭,下地干活了,但有她在,二伯出来进去就心安,就有个伴儿,踏实。二妈有时爱骂二伯,“大肉蛋”,“八脚踹不出一个屁来”等等。二伯,的确不爱说话。他总是喜欢听别人说,哪怕孩子们讲话。二伯总是比较沉默,大伯、三伯和爸爸都好说。二伯爱笑,常面带笑容。他也幽默。喜欢看书,喜欢音乐,喜欢钻研东西。

    受二伯影响,堂弟自小就喜欢鼓捣东西。二伯收来的旧收音机,旧物件,他拿起就拆拆卸卸,一个人安在一处玩。因此,他自小就喜欢动手,喜欢动脑筋。只是当时二伯家里条件拮据,供不起他继续读书了。临近高考前的几个月,二妈几次和弟弟说,考上也供不起了,也来我家里说过。现在,我理解了二妈作为一位母亲的心情,可能想看看爸妈是否能帮堂弟一把。后来,堂弟还是辍学了。去年,爸有次和我聊天,他还又提到了这件事。他那时和妈压力也很大,我们姐弟三个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他真担心可能供不起堂弟,因此没敢松口。这也成了积压在爸心里的一个痛。爸有时因为过于谨慎和紧张,还留下了另一个类似的遗憾。

    不过上不上大学都不要紧,那也不是最紧要的。堂弟虽然被迫放弃了读书,但他依然闯出来了自己的一条路。条条大路可通罗马。堂弟也不太爱说。当时我们十来个孩子,他最受太奶奶、爷爷奶奶的喜欢和偏爱。长得像二伯。

    我最喜欢问二伯家里的故事,比如太爷爷和太奶奶,爷爷和奶奶。二伯和爷爷长得最像,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还有一点络腮胡。原来听父辈们说,二伯出生后,惹得全家人欢喜和喜欢,因为长得好看,太奶奶尤其喜欢,家里的其他亲戚也喜欢得很。爸爸十六七岁时想和他的姑父学木工,但被姑父破了凉水,说他不适合学这个,二伯合适。不过,爸爸脾气倔强,越是被否定越是要学,逆流而上。后来,多年以后,爸最后也真的没有再继续木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空间立体感不太好。我们常拿这件事开爸的玩笑,爸也自谑,他总打趣说带出了大舅一个徒弟呢!爸不太爱开玩笑,妈和他开玩笑,他常常当真急了。想一想,我就想笑,也心疼他。

    同时,二伯后来也没有学木工。很可能,他不感兴趣。二伯喜欢读书,喜欢音乐。他后来和破烂,卖废品。小时候不明白,现在,我想二伯一定是被旧书和老物件等吸引了。走街串巷的和破烂,淘宝物,真是一种乐趣。这两年,我也特别喜欢逛旧书店。废品不过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一些东西在有些人眼中是垃圾,同时,在有些人中却是宝物。大伯、三伯和爸爸都做生意,从最初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村子走街串巷卖鞋子,到后来,开着三轮车到各个市场卖鞋子。二伯一人骑着车子继续他的事,和破烂儿。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无烦无恼无忧虑,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呀走乐呀乐……”

    送了二伯《百年孤独》,我却一直没有忍心再向他提起问他读了怎么样。因为,不想对他提“孤独”这个词。

    自己也一直没有读,直到上周看到陈亦新老师写的“百年的孤独,千年的宿命”,我才又想起来《百年孤独》。读完陈老师的书评,我迫不及待地想读。也想挑战下自己。

    我更想问问二伯这几年读了几遍,有什么感受。不过,我还是,不愿再问。

    二伯肯定能读懂的。

    春节时,二姐在家庭群里分享了二伯电子琴弹的曲子。看了更加想念二伯了。快有四年回老家了。很想念家里的长辈和一草一木。

    村南的那座石板桥,桥那边的羊肠小路,一桥一路,曾经留下了我最快乐的童年。在石板桥边,洗衣服。河水那时是那么地清澈。时常看到一名小鱼儿,小虾,还有河蚌。洗衣服时还会常捡到硬币。踹在衣兜里,留着买雪糕。也会和小伙伴们摸鱼或蹲鱼。一年摸鱼,脚被破了的玻璃瓶炸了一个大口子。那次后,就再也不下水摸鱼了。

    还记得一年冬天,在河面上滑冰时,不小心一条腿掉进了冰窟窿里,那时真是怕极了!幸好,河边的窦家大妈发现了,一把把我拽了上来。有点不敢想象,如若没有窦家大妈那一把,……

    那条羊肠小路,是离开村里的小学升入五年级之后,我们要去三五里外的另一个村子读五六年级。那所小学叫西北宅联合小学。尽管只有两年,那里却留下了童年中最快乐、最绚烂多姿的学习和生活。

    十多年,快二十年没回去了。但它一直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那里像是我永远的根。想起它,我就觉得温暖,开心,快乐,充满力量。想起它,我就觉得找回了自己。

    想念学校里的老师们和同学。班主任杨恺老师,数学老师胡秀平老师,音乐老师孔老师,体育老师王老师,还有徐校长,及隔壁班班主任,教语文的徐国会老师。徐老师已经于几年前去世了。大伯家堂姐是他的学生,敏姐告诉我时,我惊讶得不行。瞬间觉得怎么可能?他还那么年轻,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穿着从来不马虎,干干净净,立立整整的,站似一棵松。想起徐老师,总觉得他也许会唱京剧,而且适合唱旦角。

    还想起我的同桌媛媛,唐丽媛,后来改了名字叫唐媛媛。她是全校长得最美丽的学生。那时,总羡慕她穿的衣服,还有用的文具。记得,那时,她经常穿一件水红色带点点的休闲衬衣,领口有可以系的蕾丝线。媛媛很瘦,个子高高的,手细细长长的。她坐里面的座位,我坐外面。媛媛性格比较急,那时不知道为什么,她偶尔会不开心,低头鼓起腮,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前面,有点敌意。字稍显潦草,字迹比较轻。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最近几年,我才理解了一些为何她有时会不开心,会烦躁。不过斯人已逝。今生再也无机会相见了。

    六七年前,她晚上驾车回家时,在石门转弯附近不幸出了车祸,车子撞在了山体上,当场车毁人亡。那里是事故比较高发之处,当时媛媛一个人车子开得应该也比较快。

    小学毕业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她去了市里读初中,我在镇中,高中也不在一起。没想到,十多年没有联系,第一次得知她的消息,竟是她的意外离世!二十六七岁,正是最美的时候。媛媛在家乡的清东陵景区工作,听同学说她嫁了有钱人。

    当身边开始陆续有长辈和同学去世的时候,我的生命和世界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可原来没有思考过,大多一听而过。

    有些人的离世,可能是为了提醒我们有些东西距离我们也不远。有的人的离世,可能在启发我们生和死没有区别,死生一如。视死如归。


    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4-12 随记-23 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jg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