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你已将近两周岁,其实自己眼里的孩子长的也挺快的!
自从有了你,就经常听老一辈的说生个孩子,做父母的至少要“疯”三年。这个确实是深有体会,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跟你一起玩耍,一起疯,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我们就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让你茁壮成长?当然是在玩耍中快乐地成长,边玩边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在玩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感受这世界的美好。儿童就应该是快乐的!
于是,如何让你快乐地安全地玩,如何跟其他的小孩和玩,如何跟他们的家长相处,就成了日常生活的主旋律。
如何对你进行安全教育,对于我们俩来说也是一大难题。自从你学会走路之后,学校的走廊、道路几乎都被走遍了,面对车辆繁多的校园道路,安全教育不可忽视。一开始,我们都是一直跟你说危险不要乱跑,不要乱跑。但是,我们却都忽略了对于乱跑的定义,你其实是完全不清楚的。那到底什么样的安全教育才有效?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安全教育,真的不是一句“不要乱跑”就了事的。
因为在你的认知范围内,很多潜在的危险是意识不到的。你所能理解的乱跑,跟我们所想表达的也许不是一回事。
比如你在走廊上玩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嘱咐一句“不要乱跑”,但是实际上,在你的认知里,躲在不远处的楼梯转角里,并不是乱跑。而对于还小的孩子,不知不觉中走远了的话,更不会知道自己有没有乱跑。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学习,总结如下:
乱跑的定义是什么?她其实并不清楚。
而安全教育的重要之处,往往就是在这些细节处给孩子的信息确认。
那么问题来了,安全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一个关键点:利用日常琐事给孩子做细节情景假设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禁止独自上电梯的提醒,我们常说的是“你不要自己进电梯啊。”孩子也会点头称是,但这样就行了吗?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明确演绎出场景告知孩子,比如在乘坐电梯的时候:
如果现在爸爸妈妈或者陪伴你的亲人不在你身边,电梯打开了,你能进去吗?-不能。
如果有相熟的小伙伴进去了,你能进去吗?-不能。
如果电梯里有叔叔阿姨叫你进去,你能进去吗?-不能。
如果电梯里叔叔阿姨有好吃的,或者有你喜欢的小狗,你能进去吗?-不能。
在教育孩子不主动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以及在一些被动的防骗警惕上,我们都需要再三确认各种细节。
一方面因为孩子的认知理解有限,一方面因为很多媒体都报道过,有志愿者做过试验,而数据是让人瞠目结舌的,绝大部分孩子都被轻易骗走。
人贩子特别喜欢利用孩子的软肋,通过观察孩子的喜好去花言巧语的哄骗,用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宠物等等,轻而易举的就带走孩子。
所以,在给孩子做任何关于安全的教育上,我们首先是要确保自己的监护到位,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引发悲剧。其次日常的这种细节引导特别重要,比如我们带着孩子玩的时候就要注意以身作则:夏季玩水禁止去野外的江河湖泊,过马路不能随意闯红绿灯,不要在汽车旁边玩耍,禁止他人触碰内裤背心覆盖的地方等等。
运用各种生活情境来给孩子做具体的演示,当她触碰到真实的场景,而不是想象的时候,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才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高效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