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产品思维2:产品与心理

产品思维2:产品与心理

作者: c03268551739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3:09 被阅读0次

    一、愉悦和不爽

    我们的第一堂课为什么从情绪开始说起?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有人说:“ 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你陷入爱情了,你被愤怒、被恐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全废了。你所有的后天学的知识、技能、理性都不能说服你。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

    我们作为一个产品人,为什么要对情绪这么重视?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

    生物性情绪

    怎么分析用户情绪?我们从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层情绪—— “生物性情绪”开始说。所谓生物性情绪,就是所有的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从你养的小猫小狗,到动物世界里的野生动物,再到咱们人类都有。

    这一课和下一课,我们就来讲讲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他们分别是: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今天这一课,我们先说愉悦和不爽这两个情绪。在介绍这两种情绪前,我们必须先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词。我们的产品工作,以及我们很多的重要观察与洞察,几乎都是围绕这个词展开。这个很重要的词是什么?其实你早就非常熟悉了,这个词就是“ 满足 ”。

    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一个产品好不好,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你对你自己的认识,我们会在这节课的每一个层次里,依次展开这些话题。

    “满足”和“愉悦”的关系

    我们讲第一个情绪词——愉悦。什么叫愉悦?直接来说,愉悦就是被满足

    我们知道,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统,驱动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比如,一只虫子,一只鸟,一只猫,温度、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会愉悦。

    而我们人类,不单纯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比如度假,住得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读喜欢的书,精神上被满足,你会愉悦。你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纳,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视。这些都是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愉悦。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大家肯定都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吧?下来一个你需要的形状,消掉一行,消掉两行,伴随着消除的音乐,这种感觉叫愉悦。你摞了很高一列,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这种感觉叫爽。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过亿。除夕一晚,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摇一摇,摇红包的互动,一亿人摇了100亿次。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基本上人人有奖。看着别人摇到了红包,自己跟着也摇,摇了几十次,突然间得了一个红包。这感觉,就是爽。

    2016年春节,阿里砸2.69亿元夺下猴年春晚的合作资格,推支付宝红包。阿里肯定不能和腾讯一样啊。阿里怎么干的呢?大家都记得,他干得是,集齐5福,分2亿现金。然后呢?我想你还有印象,一堆人都集了四福,差最后一个敬业福。数据:支付宝发出了82万多张敬业福。集齐五福的有多少呢?79万。如果去年微信红包有1亿人参加,就算参与支付宝活动的用户最少有2000万。如果照2000万用户参与抢支付宝红包,爽的人不到4%,不爽的人大于96%。这就叫有钱任性啊,花5个亿,让96%的人不爽。没关系,阿里爽就行。

    “不爽”与不“满足”

    既然说到了不爽这个词,我们就再把这种感受细致地说说。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比如,一只虫子,本来温度适宜。突然,温度大幅提升,它就会瞬间不爽。动物是这样,人也如此。如果我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我本来在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也是不爽。

    而人类呢,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是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一个湖畔大学的工作人员和我说,她希望湖畔是一个人EMBA类学习的最后一站,上完了湖畔,就再也别去其他的商学院学习了。我说,这取决于对方内心是不是被满足。对于他是否被满足,你其实是没有办法的。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为什么开篇第一课要研究“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因为就用这三个词,你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此外,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你就想想为什么每个人不一样?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视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扫三次?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发现你天分的密码

    我们一般认为的天分是显性天分,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其实还有一种天分,是隐性天分,他不会两三岁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得到。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我们都知道天才的1万小时理论。问题来了,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件事上花一万小时呢?有些人是不得已。但是多半人,是在深入体验中,找到了满足,找到了愉悦感。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撑一个人持续投入一万小时。

    最后,我们再谈谈如何理解“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以及怎么通过这三个词,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别人的天分。

    我们看到优秀的人才会有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比如,我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家庭主妇。她一到我住的地方,马上就尖叫:“你住的地方怎么这么乱啊。”——敏感。接着,她不能忍。比如她其实就在我这儿呆半天,但她不忍,她马上开始收拾。2、3个小时之后,家里顿时就桌明几亮,井井有条,水果洗了摆桌子上。她不能忍,马上就要动手优化。驱动我妈不能忍,马上动手优化的原因是:整洁让她愉悦,乱她就不爽。驱动我妈收拾屋子,和乔布斯把一个图标改100遍的驱动力,其实没什么不同。乔布斯改来改去,朝同事发脾气,不是因为他要追求卓越,而是不改到让他满足,他就不爽。他因为极度不爽、不能忍才不停地改来改去。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本讲小结

    这一课,我们讲了三个重要的词:“满足”“愉悦”“不爽”。三个词很普通,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发现很普通的词的深意:
    1.你可以量度,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2.你可以量度,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3.你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二、愤怒和恐惧

    就好像愉悦与难受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难受。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但是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什么是愤怒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我们都见过,一只狗、一只猫都会用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域。如果一只猫在自己划定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

    人的边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比如,两个女的,开车刮蹭,不一定愤怒。但是如果对方坐她老公大腿上,这个女的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什么是恐惧

    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几个人要来拆你家房子,你可能是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

    如果你仔细去分辨,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你会发现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比如,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比如《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面对苏格兰统治者的残酷,99%的人都恐惧了,而他是愤怒,所以他是英雄。

    所以,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这个我们会在下一课讲。

    这一讲,我想和你认真地谈一下恐惧。为什么?因为恐惧很重要。是我们观察人和做产品,非常重要的点。

    1、恐惧是边界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有恐惧。看到风高浪大,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有恐惧。所以,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两个朋友,约我去给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CEO去讲互联网,还说,如果可以,是不是可以一起帮他做战略规划什么的。我们聊了一下,我就放弃了。我和朋友说:帮这位大佬做互联网战略的这事,我做不了,你也做不了。因为他根本不是看不到互联网的重要和强大,而是他的恐惧,把他在现有的位置、现有的业务里捆的死死的。除非他能卸下恐惧。如果他能卸下恐惧,很多事,他自己就做了,因为他其实都懂。而能帮他卸下恐惧的人,既不是我,也不是你。所以呢?算了吧。

    这也是我在讲产品之前,要先讲同理心的原因。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经常几小时几小时地劝别人干这干那。我劝过别人辞职,劝过人分手,劝过人转行,劝过人创业。我一直觉得自己道理讲的可对了,对方也全听明白了,但之后大家多半还是会选择在原地受苦。后来,我明白了,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所以,我看到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她好,有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她的恐惧。所以,知道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像我上节课讲的,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但是,好像马云没有恐惧,罗振宇好像也没有恐惧。所以,暂时,我还看不到他们的边界。

    2、恐惧是动力

    我们第一节课说,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3、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就要抓痛点,我们都了解。但是什么是痛点?

    很多人会把“难受”当痛点。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爽,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词了,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会买单,但绝不会大火。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所以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听罗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啊?认知焦虑,还是恐惧嘛。

    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本讲小结

    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
    其实就是四个字:
    直面恐惧。

    三、潜意识

    这节课我们来讲潜意识、防御与说服。

    三大产品经理做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社交网络产品,他们分别是:做出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做出了QQ的马化腾、做出了微信的张小龙。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内向、不爱社交。为什么性格内向,甚至有社交障碍的人,却会做出亿万人依赖的社交产品?

    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

    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谈我的另外一个观察。大量沟通能力强、长袖善舞的人,比如优秀的销售人员、BD人员,很难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比如马云校长。

    我给你讲一个沟通的场景。我和同事曾经让一个原先做销售做得很优秀的女孩尝试做产品。这个女孩长得漂亮,沟通能力强,擅于在公司抢资源。她自己申请转行做产品经理。我们就让她试试。先让她拿着我们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沟通,做她的第一次用户研究。

    我在之前讲到过,用户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条理的。在这个女孩的沟通现场,大家乱糟糟地发言,有人讲自己的观察,有人讲自己的感受,有人讲自己的评判,有人讲自己的需要,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有人则直接开始讲故事。这个女生越听越觉得乱,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设计想法。”于是她施展销售的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大家认为我们设计得很好,很有道理。于是用户沟通会友好地结束。这是什么?这就是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

    为什么用户会口是心非

    我再举一个正确的用户研究场景。

    Sony准备推出Boomboxes音箱,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组成焦点小组,来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经过这一组潜在购买者的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这次会议后,组织者对小组成员表示了感谢,并告诉他们,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 Boomboxes音箱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在黄色和黑色之间任意挑选,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人为什么口是心非?用户研究到底要怎么做?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

    所以,如果我不是在公开的角色中,或特定的场景下,我回家自己看个影片、选个产品,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来。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我的课是产品课,但是开篇的前五讲,完全不谈产品本身,而是讲情绪、讲潜意识、讲集体人格。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只有当你能做到以上几点,你才有了做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开端。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 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销售人员要充分调度自己可以呈现的所有资源:自己的外貌、仪态,产品包装、价格折扣。从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服务,而且赚了便宜。从用户潜意识层面,再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选择。这是一个好销售干的事。

    一个好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因为一个产品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拉住用户的衣服苦苦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为什么? 因为,意识即防御。所有的思考,其实都会让你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一个不会说话的产品,根本没有消解戒备的机会,所以马化腾非常推崇的一本书叫Don’t Make Me Think,翻译成中文核心意思就是“别让我思考”。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也是一个好销售和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区别。

    你会发现好的销售人员都是有攻击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要突破别人的防御,他们对突破别人的防御是有成就感的。好的销售非常懂得在与人直接沟通中,如何适当地给对方压力,抓住对方意识与潜意识的抓手,说服对方。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也会获得足够的快感和红利。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

    但是像扎克伯格、马化腾和张小龙,他们为什么不爱社交?

    本质是因为在社交中,如果碰到别人对你建立防御的情况,你就手足无措。你不愿意突破别人的防御,也就没办法在社交中获得快感,长此以往就越来越不爱社交。快手的创始人宿华,其实也是这样。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快手的宿华曾经说:“让产品自然生长,不要去碰用户,不要去打扰他们,让他们自然地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个说法有点玄,但是很真实。

    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所以我的一个朋友,烟酒营销大师李克,他说包装的经验,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规模感。明明是烟草新品,但是包装一定要让用户觉得很熟悉。 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说了这么多潜意识,潜意识是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词,有志于做产品的同学一定需要花时间去研究。这个产品课只能强调它的重要性,不展开讲。

    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存在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被放进我们的潜意识中去的呢?

    简单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你童年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去辨别。这时的观念就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说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你想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最好是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个听上去很玄的词——催眠。“催眠”这个词其实是来源自一个德语词汇,本意是“绕过防御”。但是让中国人一翻译,就搞得很玄乎。那催眠怎么做呢?本质就是绕过防御。讲催眠的书有一大堆,做产品的人应该系统地学学。

    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这是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最重要的方法。

    所以李开复讲,重要的话要讲30遍。比如雷军是个催眠大师。我们经常听说他劝人,能一劝8个小时、10个小时。从心理学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催眠策略。这么高强度的疲劳战术,对方总有意识松懈的时候,只要一松懈,重复的想法瞬间就被植入他的潜意识中了。所以大家都说雷军给别人刷ROM的能力很强。另外,“送礼要送脑白金”,这种持续重复的广告也是催眠。

    一些社会观念无孔不入的传播也是催眠。如果我们有共同童年,曾经在同一个单位里,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其实我们就被共同催眠了。我们会有相似的观念,被类似的观念束缚,有了共同的样子,这就是集体人格。比如湖南人有湖南人的样子,东北人有东北人的特点。
    从公司来讲,联想人有联想人的样子,腾讯人有腾讯人的特征,阿里人的特点又和这两家公司的人不一样。所以如果你为一个集体做产品,需要研究集体人格。关于集体人格我们会在下节课具体介绍。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堂课:

    与人交往,或者做一个产品让别人用,怎么能够突破防御,让对方接受你,说服别人、驱动别人,其实都是一回事。人做一个动作,也许是意识判断,但是70%是潜意识的选择。

    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模式。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达成交易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占了便宜”。所以小米手机重复性价比的宣传口径,是一个基于意识判断的沟通策略。但更多的时候,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人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并做出了行动准备。所以,如果你不能用持续高压灌输、高频重复的方法,改变对方的潜意识,那么就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判断,放下显示自己高明、教育用户、说服用户的念头。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 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四、角色化和群体意识

    我养了五只寄居蟹。寄居蟹是一种外形又像螃蟹、又像虾,寄居在其他壳里的小螃蟹。像我这种做事特别认真的人,养个寄居蟹也得记日记。所以,我按照每一只寄居蟹的壳的形状,给它们分别起了名字。但我后来发现,养了它们这么久,我却根本不认识这几只寄居蟹,我只认识它们的壳。比如有一个白壳的寄居蟹死了,壳就留在缸里。过几天我发现,这个白壳又在缸里四处活动。原来是其他的寄居蟹钻进了这只壳里,顶着这个白壳继续生活了下去。

    我觉得这就像是皇帝死了,很快又有其他人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继续当皇帝。皇帝谁来当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都一样,我也不认识皇帝这个人,我只认识这个角色。就好像生活中,你会认识一个张处长、一个李局长。但你其实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你认识的只是他的壳、他的角色而已。

    所以,当你初步去接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时,你一开始看到的其实也只是他(们)的角色。就好像你看一只寄居蟹,你只看到它的壳一样。

    集体就是一堆角色

    这节课我们讲的是集体人格,首先我们来讲什么是集体?集体其实就是一堆角色。

    咱们从小的教育其实就是角色化教育,角色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训练你成为我需要的那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学生,好学生是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孩子,好孩子是个角色;好儿子是角色;好女儿也是角色。所以,为什么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要的人,因为他给我们整个民族都写了角色说明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妇。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用孔子定义的角色和角色关系来安放自己,来处理我们的关系。

    你会发现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很多地方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自我的感受、对关系的预期。为什么?因为角色说明书不一样。

    所以在角色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壳是什么样子的,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当我们都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集体。这群钻进了同质化壳里的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集体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集体人格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是怎么被训练成为角色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说怎么得到一只听话的小狗。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你要给狗狗准备一个垫子。刚一开始它肯定是什么都不懂,在屋子里随便到处小便,这个时候你就要呵斥它。肯定会有一次,它偶然地做对了动作,尿在了垫子上,你就要立刻奖励、反馈——抚摸它、夸奖它、给吃的。然后不断重复,你就会得到一只在垫子上尿尿的狗了。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被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稍微拆解一下,一共有五个关键动作:

    第一个,确定目标。
    你要知道这一次教育或者培训的目标是什么,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观念。我们给狗狗的观念就是说不能随便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

    第二个,建立恐惧的边界。
    你需要让狗狗知道,它没有做被希望的事情就会被呵斥,甚至惩罚。这时候狗狗就会建立恐惧,它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惩罚。

    第三个,放入清晰的标的。
    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在垫子上尿尿。

    第四个,给予红利,然后让它产生路径依赖。
    尿在垫子上就被奖励,听话的孩子就有糖吃。

    第五个,不断重复。
    重复是动作的关键,重复还可以树立榜样。

    于是,小狗就会产生角色化的行为,尿尿只尿在垫子上,因为不尿在垫子上就会被惩罚。好,我们再来问,为什么要训练小狗,让一只狗狗产生只能尿在垫子上的观念?为了便于管理。也就是说,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工作之后所受的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被管理。如果说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是违反狗性的,那么其实教育是违反人性的。

    教育是反人性的

    暴风影音的冯鑫给我们分享过他读《道德经》的心得。他用理工男擅长的归纳法,把《道德经》里所有的高频词全都数了一遍。《道德经》里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你猜是什么?是“反”,这个“反”字一共出现了12次。冯鑫说:“你看《道德经》是讲自然规律的,但是你认真读完以后,你会发现其中所讲的大量规律,与我们的认知是相反的。”我当然认同,其实教育就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被教育过,那他就是没有羞耻心的,就是懒惰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 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没必要教育了。比如我们小时候看《梁祝》里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三国演义》里“刘关张结义”那种同生共死的友谊,你就会以为爱情、友谊就应该这样。在人世活了半生以后,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人世间不这样,这样的友谊与爱情真是少之又少的小概率事件。所以这样的友谊和爱情才会成为传奇,才会被传颂。如果满地都是这样的友谊和爱情,大家就不传颂了。书读得越多的人越容易理想化,说得俗一点,就是不接地气。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看待角色

    明明这是产品课,为什么要谈角色化和集体人格呢?

    我经常遇到一些很初级的产品经理,讨论过程中他们特别喜欢用一个词:** “应该” 。他们认为用户应该这么做。**

    比如一个母亲就应该如何,她就应该具备某种能力、某些认知,因此她选择时的权重次序就应该是这样。但你凭什么这么认为?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角色。只有在很大的压力下,人才会按照角色行事。一个人忙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掏出手机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凭什么你认为她“应该”继续完成角色,并且按照角色的设定点点戳戳你的产品呢?

    我补充正反两个例子:
    第一个,举一个正面例子。
    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什么叫自然?自然和角色化是相反的两个词。举个例子,3岁的小孩用iPhone就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小孩是看不懂文字的,但是他知道触摸、滑动,通过iPhone上的箭头一滑就解锁了。再比如用手一撑图片就放大了,这个不需要教,小孩天生就会。这就叫自然。

    第二个,再举一个反例。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在外企工作,在职场上非常优秀,但是她在谈恋爱的时候老是有问题。我跟她沟通以后就发现,她对男友或者丈夫,有太过于刻板的角色化预期。她喜欢上班,因为上班的时候是角色化的对接,所有人该如何对接、如何预期、如何反馈,这些都很清晰。但是下了班回到生活中,该如何与生活中的人相处、有什么样预期和反馈,她就不明白了。她觉得她的男友或者丈夫,为什么老是不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行动呢?但对方凭什么按照你的预期去行动?

    这个问题和产品经理新手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角色化思考,放弃了对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人的观察和接纳。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如果你是想做一个能让用户放松使用的产品,或者你想和一个人拥有轻松惬意的亲密关系,那你为什么要给对方那么大压力,让对方来扮演你所期望的角色呢?

    所以,基于角色化预期其实很难和人互动。不管是在生活中真实地与人互动,还是通过一个产品与人互动,你都很难基于角色化预期做到。

    集体人格

    再来谈集体人格问题。

    有一次和钉钉App的产品经理交流,我就说钉钉反人性。他回答:“对,因为我们是给一个集体做产品,集体人格就是反人性的。”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要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做用户研究。

    但是如果你是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其实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米拍了一个广告片叫《100个梦想赞助人》,大概就是讲前100个小米粉丝的故事。广告片播放的时候,小米的几个合伙人热泪盈眶,但我坐在旁边就很尴尬。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我没有这个片子传递的记忆,我也不知道这个片字传递的观念是什么。这个产品其实是精准地投放给属于这个集体的人。因为我不属于这个集体,所以我是个无效用户。

    本讲小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总结一下: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那么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测用户的行为。

    如果你希望用户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毫无压力地、自然地使用你的产品,或者你想找到在生活中可以放松惬意相处的伴侣,那么你就要放弃对人的理想化、角色化预期,去认识并接纳那个在“寄居蟹的壳”下面真实的人。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五、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这是第一模块的最后一讲。我们之前用了四讲来讲怎么观察别人,这一讲我们回到自己。

    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 那么,具有什么天赋的人,最适合做产品经理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久久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没想到,我竟然在自己学绘画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

    这个发现,要归功于我学绘画用的一本书——《五天学会绘画》。

    这本书不仅帮我在短期内提升了绘画水平,而且让我发现了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和其他的管理者,在思维方式方面的最大差异。

    我的结论是——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经地结论上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地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1.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善于观察、发散的思维叫做右脑思维,把善于逻辑归纳的思维叫做左脑思维。其实学界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管辖区域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但这两个概念已经被人熟知。

    《五天学会绘画》这本书里也用了这样的说法,为了便于理解,本讲下文且用“右脑”代指擅长观察发散的思维方式,“左脑”代指逻辑归纳的思维方式。

    从学绘画中,理解两种思维

    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五天学会绘画》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手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为什么一般人的绘画能力,却停留在孩子的水平?

    作者的解答是:因为9岁之后,大部分孩子的时间被学校的系统训练占得满满的,而学校的教育一般只开发左脑,训练我们的判断、逻辑、效率等能力。所以9岁之后,我们的认知就被左脑主导了。左脑指导我们把握要点,快速概括。

    《五天学会绘画》的解决方法是:不要去画你认为自己看到的东西,那只是你左脑的判断。具体怎么做?书中给出的训练方法就是—— 想办法绕开左脑。

    怎么绕开左脑呢?画画的时候,不要急着用线条概括你要画的主体,而是要描绘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边线。然后,你会发现所有物体的边线都是共享的。如果你要画一个放在桌子上的杯子,那就忘掉杯子本身,去描摹杯子和桌子交界处的边线。因为杯子的边线,也是桌子的边线。看起来是你一直在画桌子的部分,但其实空出来的地方就是那个杯子。这样你能得到的画面,会比直接画一个杯子拥有更丰富的细节。

    把这个方法迁移到我们的思考习惯中,当你积极用左脑思考时,学校训练的知识、效率、时间观念等,会从你的潜意识中冒出来。你按这种思路画出的东西,一定不是你能最大化观察到、感受到的,而是左脑认为效率最高的。

    所以用《五天学会绘画》的逻辑来推论:

    被认为算“左脑思维”的人:

    • 逻辑推理能力强、时间观念强,同时感受力差;
    • 因为感受力差,所以没那么敏感和情绪化,整个人体现为情绪稳定,甚至刻板;
    • 更容易根据规则调适自己,更自律,更容易角色化。

    而被认为算作“右脑思维”的人,就正好相反:

    • 感受力强;
    • 能在别人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新观察,并且不太喜欢听已有的逻辑;
    •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激情地表达自己,具有人格魅力。
    • 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是时间观念差,比如开会原本预计一个小时,激情上来了,可能变成4个小时,把后面的事都耽误了。这样的人非常自我,也因此会非常自私。

    2.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

    这两类人,哪类人适合做产品经理?

    答案是,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创造力要求对自我有极深的体察和释放,但控制力是自律的体现,是社会化的产物,是对别人的体谅与迁就。

    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更重要。

    自我的人长期关注的就是自己,所以必然自私;自律的人,长期关注的是外部的边界和规则,所以这类人有克己奉公的精神。

    一种人更关注我喜欢什么,而另一种人更关注什么是对的。

    比如说,联想培养的人是自律的人,腾讯更能够容纳自我的人。

    我曾给不同的企业推荐过几个很优秀的腾讯产品经理,对方的评价都是:这个人太自我了,对自己考虑得太多,没办法用。我心里默默想,你们为什么不深思一下,为什么你们觉得没办法用的人,腾讯可以用。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优秀的女性产品经理很少?其实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我们上一节讲了集体人格,女性也是一种集体人格。所有的社会观念在潜移默化地要求女性,说女性应该是隐忍的、体谅的、照顾他人感受的。在这种集体人格的塑造下,女性很难去为难别人,容易觉得过意不去。自我并且自私的人天然没有这种障碍。

    我曾与一个很优秀的产品经理一起协作。他要挑一张App的开机图,图片闪现时间其实不到1秒。他挑了100多张图都不满意,最后挑到设计师无法忍受,提出了辞职。当我告诉他,和他配合的设计师要辞职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新的设计师什么时候到?得接着改。”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乔布斯,会把他的设计师和工程人员逼疯,会把对方骂得死去活来。这么做是因为乔布斯真的受不了,但他根本不关心与自己合作的人是死是活。

    刚才我们说的产品经理的特点——感受力强、暴躁、情绪化、无时间观念、自我、自私……乔布斯每条都符合。

    所以,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有可能是一个在工作集体中或者生活中让你觉得非常讨厌的人。

    找到自己,接纳他人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我应该自我呢?还是应该自律呢?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质上你关注的就是规则与边界,其实你就是个挺自律的人。

    但是,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是在这种自律的、集体主义的氛围中长大。所以即使再自我的人,可能都得有一部分学会自律。

    你可能还会问:未来我应该释放哪一方面的能力呢?

    找到你自己的愉悦或者恐惧吧。

    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

    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

    这两者,都会催生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人。

    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3.模块小结

    到这里, 第一模块——同理心 ,就讲完了。

    我们内在的愉悦、恐惧、潜意识与集体人格,共同形成了我们自己。

    当你要认识一个人,或者要做一个产品时,你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在哪个层面下功夫?

    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 ,看到自己的愉悦与恐惧,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愉悦与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御。

    这就是你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模块:机会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思维2:产品与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l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