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本科毕业的我竟不会读书

大学本科毕业的我竟不会读书

作者: maple_leaf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01:02 被阅读54次
    于和伟读信

    昨天无意点开《见字如面》来看,于和伟读北大教授陈平原写给网络时代的读书人的信,听到陈教授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给大学生的话之后,我开始认真地看这个节目,后来将读这一封信的视频看了很多遍。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堕落了。读书本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有追求个人的板块,你还有不满足,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也许因为读书是我最近正在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才会静下心将读这封信的视频看了很多遍。

    最近听到的两段话让我开始思考读书这件事,而不仅仅每天为了安慰自己说自己每天在学习而去读十分钟书。

    第一段话是跟我的妹妹聊天时妹妹说的,“我也不会读书,读的很慢还不得其意”(聊天中我先说我不会读书),印象中每次看到妹妹她都说她很忙,有作业,因为我自己一直都是不做作业的人,我一直认为她在房间里是在读书,因此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她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了很多书的人。

    第二段话是跟朋友聊天时她说的,“我这两年读了很多本书,我发现我现在拿着一本书看一会就知道它好不好了”,我自认不是很聪明的人,我大学刚毕业那会特别不自信,这个朋友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她是很棒很聪明的人,她怎么能现在才能判断出来一本书好不好呢,而且讲那句话的时候还那么开心,这不是她很早就应该懂得吗?(意思并不是我有很快判断一本书好不好的能力,我现在也不能)

    我朋友、我妹妹和我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还不具备读书的能力,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表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教会我们读书,而且家庭教育在这一块也是缺失的。当然样本量太小,我们不能去说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而且教育体制是我影响圈以外的事情,我更应该关注的是我该怎么学会读书?

    多次看了《见字如面》中这段视频后关于怎么读书有了一些答案?

    一部分答案是陈平原教授的信告诉我的。信中说开卷未必有益,读书需要有选择,网络社会让读书同质化,但是读书是学习知识的过程,知识应该跟人生规划相关联,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我们每个人也就应该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有自己的视野和立场,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读书人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想想我为了安慰自己读的书都是畅销书,是网上推荐的,是大家都在读的书,有时候看到别人都了什么书,我自己没读过心里还会不舒服。我看这本书并不因为书的内同是我关心的,而是因为别人都在读。

    一部分答案是许子东老师说信时告诉我的。他说读书时个人和公众空间的一个走廊,不是一个私人的事情,我们应该读一些经典作为压舱石,这样读书才不会失去方向。两位说信人说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这一部分内容。这也跟我的读书经历有关,我没有读过经典名著,只是跟随社会流行读书,期望往脑子里塞更多流行的观点。不知道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值得读的书。

    一部分答案是我反复看完这段视频,并把视频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来的过程中得到的。我是读了很多遍才读出信中的逻辑的,信是逻辑清晰的,是包含很多内容的,陈平原教授通过信告诉我们开卷未必有益,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读的,读书应该有选择,怎么选择?前面我说过,吸引我看这段视频的是信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陈平原教授在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我只是很激动地听了很多遍这一段话,内心甚至觉得前面那些内容都有啥意思啊,何必写。但因为写文章将信的内容总结出来并理解内容的逻辑之后,我觉得我好像感受到了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读书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是反思自己的过程。因此是需要思考的,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是可以和自己的经历和现有的知识相连接的。

    所以接下来我可以选择一些中国与西方的经典来读(或许大家并不天天聊,既不能成为谈资,也不能学会技能升值加薪),但是通过它们我能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作品;也可以读一些反应现在生活的文学作品,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自己的生活,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相信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的读书技能也会提升,可以更加有效的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本科毕业的我竟不会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o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