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景需要分享,快乐更需要分享,王维开始热情邀约他的那些朋友们。丘丹、卢象、崔兴宗、钱起等陆续来了。
要说的人太多,篇幅关系,这里我只能忍痛割舍,先说说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叔叔钱起。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且被公认为取得的成就最高,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诗坛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美誉。
唐代科举应制诗,只有两首为佳,一首是我前面介绍的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另一首就是钱起的《湘灵鼓瑟》。
722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的钱起少而聪慧,博闻强记,颇受乡人称赞。有一次他随人去镇江游玩,晚上百无聊赖,便独自走出客舍。是夜,清风徐拂,月华如水,钱起漫无目的溜达间,却听到有两句诗不断重复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四下探看,杳无人影。纳闷不堪的他,虽不知究竟,却凭着超强的记忆力深深地记住了这两句诗。
玄宗天宝十载(751年),29岁的钱起再度赴长安参加秘书省考试。试题是《湘灵鼓瑟》,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要求写作一首五言六韵排律诗。
这两句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舜在征战三苗的途中病死,他的一对妻子,娥皇和女英,前去寻找夫婿。
寻夫途中,得知夫君已经逝去,娥皇、女英悲伤痛哭,泪尽啼血,血泪滴在竹子上,竹叶上长出斑点——这就是湘妃竹的传说。
娥皇、女英痛哭之后,纵身跃入湘水之中,为夫殉情。
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就是湘灵。湘灵常常在江面上鼓瑟,瑟声凄婉动人,似乎依旧在思念着一去不回的夫君。
刘禹锡有一阕《潇湘神》,以简短的几句追怀过湘灵二妃: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这个带着点浪漫色彩的题目,作为应试诗其实不大好写。大部分考生的思路,就是借题发挥,以娥皇、女英自比,抒发自己对君王的敬仰爱戴之情,如同娥皇、女英对舜一般忠贞,至死不渝。
《全唐诗》中,收录了钱起同科考生的几首作品,比如有一位叫陈季的考生,这样写道: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此诗不能说写得不好,立意中规中矩,感情饱满深沉,韵律和谐顺畅,几乎挑不出瑕疵,但总觉少了点玩味的余地。但天才,往往独辟蹊径,不落窠臼,比如钱起。他是这样写的: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也作“冰夷”、河伯。传说河伯是鱼尾人身,头发是银白色的,眼睛和鳞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
由于对《楚辞》非常熟悉,钱起几乎一气呵成就完成了前面五韵,但最后两句始终不得要领。
就在他苦苦思索之时,若干年前镇江听到的那两句天外来音突然从心底深处响起。钱起轻轻默诵着,觉得韵脚无缝对接,意境高妙之极,于是毫不犹豫“剽窃”了过来。写完,提前交卷。
主考官一看答卷,不禁拍案叫绝,彻底被诗中优美的意境征服了,他随即果断给了最高分。
同样是描写湘灵鼓瑟之凄婉,与前一首诗相比,钱起的笔法用词都显得精巧许多。尤其最后两句“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是如同神来之笔,虚实结合,余韵渺渺,留给人无限遐想,让整首诗的格局都得到了提升。
对这位比自己小了20岁左右的新进后辈,王维也不吝赞扬之词,说钱诗颇有“高格”,两人由此也成了忘年交。
钱起的诗作,题材内容较为狭窄,但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摹物,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顺便看两首。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这第二首小诗,寥寥二十字,一个单纯的捕鱼过程,一组短暂的小镜头,摹写翡翠鸟捕鱼的瞬间情状,然而翠鸟那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动作,却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虽无深远寄托,但描摹之精微,状物之传神,亦足以怡人情性。
裴迪书斋望月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几个朋友在裴迪家相聚,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随着月光的流泻,周遭完全沉浸在一种宁静而清幽的境况中。
月明鹊惊,鹊飞叶颤;月明荧光自失,但黯淡的烟霭处,仍见萤火虫的点点光亮在明灭闪烁。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啊。
或许是厌倦了官场仕途的人情羁绊,钱起起了归隐之心。临走时,他特意去拜访前辈王维,惹得半仕半隐的王维也羡慕不已。临别时,王维写了一首《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相赠: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钱起随即回赠了一首《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以我看,钱起的这首五言古诗,比王维的还要高妙。钦羡、奉承,却不露痕迹,只用“竹林”一个意象就替代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仙境,喻指王维的清雅高洁。别离,一缕怅然,淡淡的,却自况似一朵环绕山峰的孤云,依依缠绵,久久不忍离去。这正是以景结情的最好写照。
不过,来辋川别墅最频繁的自当是裴迪和储光義。
咱们下个章节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