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高中同学读书时很普通,上大学就参加了一些校外的活动,然后近期看到他的朋友圈,结婚时摆的流水席,庆贺了5天,开的奔驰车,我还特意查了下,这个车价值140万。突然好忧桑。”说完,朋友发来一个不高兴的表情。
第一眼看到,实话实说,第一反应我心里也是羡慕嫉妒恨。作为一个90后,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在媒体中看到太多年纪轻轻但创业有成的CEO。转念一想,自己只是一个大公司的小小螺丝钉,做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经理,升职加薪更是遥遥无期,发这个消息给我的朋友本身的薪水就是我的两倍,明年马上就要第二次升职了。和CEO的同龄人相比,我大概还需要奋斗十年吧;和屏幕对面的朋友相比,我大概还需要三年吧。
偏偏有时我还有点争强好胜的意思,但遇到朋友的差距,我相信自己再努力努力,还是可以快速赶上的。但是遇到几百万的CEO这么大的差距,我是真的失去脾气了。这样较劲,就是给自己添堵,也是不切实际。它需要长远的规划。
后来我去搜了这个人的简历,大概是念大学时赶上了流行的社区模式,毕业后赶上了线下流行的孵化器,并在此期间念了MBA,懂得了投资。一句话,这个人眼光不错,可以吃些苦,并且情商也不差。我觉得更多的是机遇好,至于机遇怎么来的,有时是运气,有时是关系。
这个时代,造富不再是个神话,只要你肯想,有一套好的说辞总有投资人给你买单。当然互联网快速传播的本质,也需要更多的有特点的年轻创业者站台。所以说,这个人很幸运。这么想了想,我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
毕竟我周围更多的年轻人,是那些加班加到身形臃肿,面色发黄,靠吸猫、烟草和酒精来缓解的年轻人。那些或笑靥如花,或鬼脸古怪,或文艺迷人的背后,都可能是需求改到凌晨3点甚至刚刚通宵的粗糙疲惫的面孔。我们都有一夜暴富的梦想,所以去了互联网公司做牛逼的产品,去了最好的媒体写上乘的稿子,去了新兴的游戏公司推广喜爱的游戏IP。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一见面就爱抱怨着自己各种状态不佳。
他们以青春之名,为的是快速学习,获取成长的绿色通道,不被同侪甩在后面。大多数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风险上较多倾向保守型,比如我只买定期。没有那么多的资本能够提供支持,所以就一旦开始工作,就得可劲儿地折腾自己,发掘自己的能力,寻找新的机会。也许我们现在还是一文不名的螺丝钉,但是只要肯用心,保持学习的态度,总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的一员,实现心中所愿。
所以CEO代表的财富和能力是一种衡量,至于这个标准是不是个人的追求,这个另当别论,有人期望全职回归家庭,有人潜心学术研究,有人乐意浪荡世界,有人沉迷编制。各行有各行的好处和苦处,别光流口水,自己先做好手上的活儿吧。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呐,吃完瓜,洗洗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