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

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

作者: 舍儿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1:37 被阅读0次

      圣人皆孩之。为什么兜兜转转了大半辈子,最后却要回到婴孩的状态?

一、看山是山的孩子

      婴儿对世界是无知的,不分美丑,善恶,没有分别心,是纯真质朴的状态。生活很单纯,简单而幸福,这边眼泪还在,转身就可能开心地笑了。婴儿吃饭就是专心吃饭,玩耍就尽情玩耍,无忧无虑,每天都是新奇的,开心的。

      有时候,“井底之蛙”也是快乐的,他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也很安然过自己的日子,简单地快乐。和孩子的状态很像,但可能被社会批评,类似“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天塌下来和我无关。——这时候也算是孩子状态,本身是开心的,但被现实社会批评为“傻开心”“穷开心”。

二、看山不是山的成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用自己有色眼镜过滤过的看法或者观念,开始灌输给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谁谁帮过我们是好人),什么是恶(谁谁欺负我们是坏人),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以前并没有注意到的世界(孩子的世界很小,只有自己和亲人)。经历越多,了解越多,才发现原来我们不了解的太多了,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

      精彩的世界,被各种欲望的成人想要的越来越多,想要而得不到最后变成了压力,焦虑和痛苦,这是很多成人的状态。结果就是我们眼睛总是盯着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吃饭的时候想,走路的时候想,甚至睡觉的时候还在想。因此,我们感受不到饭的可口,感受不到鲜花的芳香,我们的感知力越来越差,思想越来越丰富。想法充斥着大脑,让我们无暇吃饭,睡觉。

      最后我们对身体感知麻木,健康开始报警,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如影随形。

三、看山还是山的觉者

      于是一些人想摆脱痛苦,寻找丢失的快乐。发现原来夺走我们快乐的就是我们的各种想法,各种妄念,以至于我们很难静下来,我们的心飘忽不定,我们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白纸写上字时容易,再擦点就很难。现在需要做的是去掉自己的“妄念”“我执”,把散乱的“心”收回来。与身体连接,提高身体的感知力,感受自己的情绪。像孩子一样吃饭时只想着吃饭,睡觉时想着睡觉,工作时想着工作。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

    圣人皆孩之。为什么兜兜转转了大半辈子,最后却要回到婴孩的状态? 一、看山是山的孩子 婴儿对世界是无知...

  • 复归于婴儿👶

    看清事情本来的样子,需要自己像一个镜子一样 ,回应事物的样子。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问别人借支笔,每个人反应都不一样...

  • 复归于婴儿

    2017年8月4 星期五 杰杰从8月开始也不用去幼儿园了,这几天在家,天天都和哥哥重演着又争又抢又打架事情。搞得...

  • 复归于婴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 前一段时间给好友H君通电话。我说我要...

  • 复归于婴儿

    昨天刚看了一段文字,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到最后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得解脱。 然后我就想:为什么?为什么是得解脱?那我刚...

  • 复归于婴儿

    写这个主题,是因为这几天生了一场病,蓦然回看往事,有一种咫尺天涯的感觉。过去的一些选择,现在看起来,不禁唏...

  • 老子心法十字诀

    一、德字诀: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

  • 心想事成不是逻辑思维可以达到的境界

    《复归于婴儿》6 张溧君,20170930打卡,《复归于婴儿》P219-254结束,读书心得7/99 【摘录内容】...

  • 2018.4.5复归于婴儿

  • 老子养生十字诀

    德字诀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u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