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在细雨中呼喊》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它应该不单单是一部描写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民贫苦生活的小说,它里面包含着作者童年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记忆,却依然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余华老师通过孙光林的叙述,让我们在脑海中慢慢构成一幅幅画面;但是他又作了很大胆的尝试,在时间处理上,前后反复跨越,整个完整的故事被拆分成一个个零散的碎片。这些碎片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通过父子家庭之间的纠葛相互关联着。我觉得只有充分理解这些,才能将完整的故事在脑海中构建出来。
孙光林这个被人遗弃的孩子,从小一直处在孤立和自卑之中。父亲孙广才在他八岁时将他送给别人,虽然五年后因为养父意外身亡重返原来的家庭,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的爱。好不容易结交了朋友,却因误会而几次决裂。
当我读到孙有元扛着自己父亲的尸体去当铺当尸体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震撼的。想当初孙有元的父亲也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更是风光无限,谁能想到晚年会因病没钱救治而丧命。孙有元更因为贫穷竟不能为其收作,反而想当了尸体为母亲治病,可惜掌柜不收。于是,他和掌柜大打出手,最后还把父亲的尸体弄坏了。在我看来,不是那位掌柜没有善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也是顾不过来。后来孙有元和他的母亲一起加入逃难的阵营,当我看到由于孙有元去给母亲找水,回来发现母亲竟被野狗吃了,我能想象孙有元的咆哮和呼喊。
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的晚年悲惨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虽然儿子那般对他,还在懦弱的活着,因为他没有勇气赴死。记得在孙有元等死的时候,下了很多天的雨。雨水想洗掉还在活着的人们污浊的灵魂,可是贫穷和饥饿把他们推向罪恶的深渊。孙广才晚年选择了和寡妇一起,抛弃妻子,最后因酒醉淹死在粪坑里,也许是罪有应得。最终我们看到的时候,孙光林的哥哥孙光平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人。
余华老师虽然写的是小说,但我想很多片段不是空穴来风,应该也是有所依据,充分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像孙光林母亲那样容忍的女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有很多很多,她们的容忍度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如此的让人震惊,但是在那时她们也只能那样做。孙光林的母亲也只是在临死之前,才发出了无奈的呼喊,那是她对生命最后的呼喊,她希望唤醒人们沉睡了的善良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