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芦花鞋》节选自《青铜葵花》而下单买来看。
读完后,对于儿童文学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吧。
很赞同曹文轩老师说的一句话“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苦难几乎是永恒的,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苦难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一个人是在永恒的快乐中成长起来的,相反,苦难却是我们成长中不可回避的元素。一味追求快乐,是低级的享乐主义,但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是乐观主义,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有质量的快乐。
相比较,青铜这个人物形象在《芦花鞋》中的塑造,我们更应该看到,他在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坑坑洼洼时的那种积极向上,善良朴素…他的童年和我们大多数孩子的,并不一样。但是,成长道路上的苦难是不变的,只是他坦然承受这生命之重,而非追求生命的轻盈。
文中反复写道:青铜一家人,那种虽然身处艰辛苦难,却没有一个人愁眉苦脸,而是在一起有说有笑,心里惦记着的是眼下的日子,向往的是以后的日子。最喜欢那段话“青铜的家像一辆马车。一辆破旧的马车。”“马车虽破,但还是一辆结结实实的马车。马车虽慢也有前方,也有风景。老老小小五口人,没有一个嫌弃这辆马车。要是遇上风雨,遇上泥泞,遇上坎坷,遇上陡坡,他们就会从车上下来,用肩膀,用双手,倾斜着身子,同心协力地推着它一路前进。”
在教育内卷严重的当下,提出“苦难”这样的命题是颇有意思的,家长太希望孩子可以避免在未来承受苦难,孩子们又缺乏面对苦难的风度修炼…
这本书为何被图书馆下架,大概跟写到市长利用职权之便以为为葵花好为由把她带回市区(虽然为了其得到个更好的养育环境,但是…)的这段,青铜报复嘎鱼的片段,葵花擅自离家等描写显然是不符合当下的价值取向的…但是,个人却觉得写得恰好真实,少年不用时时都保持洁净,他们会有自己的灰色地带;现世不用处处人设完美,应该会有市井小民,应该会有一地鸡毛的琐碎。
总之,是一本给了很多惊喜的书,也为自己的课,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