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范老师家的路上,志平的心情错综复杂。
他从来没有想到他的小学班主任范老师竟然在去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
想当年,范老师是一位多么活泼开朗、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对学生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格外关心。
现在一想到第一次见到范老师还是青涩女生的时候,志平嘴角就掠过一丝浅浅的微笑。当时范老师扎着一条大麻花辫子,笑起来两个小酒窝深深的,睫毛忽闪忽闪,模样可爱极了。
他当班长的时候,也是师逐渐恢复记忆,志平激动地眼含泪花。极尽全力去协助范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当好范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纽带和传话筒。
范老师当时特别喜欢他,对他疼爱有加。他还在范老师的盛邀下去老师家里当过两回小客人呢,范老师当时精湛的手艺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前不久,他接到范老师的女儿雅丽从海外打来的电话,告知她母亲的病情。希望志平这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能先帮她去照看一下母亲。她处理完这边的事务就回国。志平接完电话义不容辞,立刻赶赴范老师家。
来到范老师家门口——还是好多年前拜年时那个熟悉的房门,但却早已物是人非。
志平定了定神,开始敲门。
“谁呀?”屋里传来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范老师,我是志平,我来看您来了,请开门。”志平激动地恨不得此时立刻见到范老师。
门被轻轻地拽开,露出一张干瘦而饱经沧桑的脸庞——这张熟悉的脸庞两鬓斑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眼神慈祥而警惕地上下打量着志平:“你说你是谁?”
志平一看是范老师,抑制住内心的冲动,语气平缓地说:“范老师,是我,我是志平啊,您的学生志平。”
“哦,请进吧。”听这语气,范老师好像还是没有彻底回忆起来,只是觉得这个名字不陌生而已。
志平坐到沙发上,仔细地环顾了一圈范老师的客厅:屋子里的东西较之以前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摆放得有些杂乱无章,倒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一尘不染,最吸引他眼球的是有一面墙上挂满了她所带过的所有班级的毕业照,还有一些她和学生的生活合影。
志平情不自禁地走近照片,在那里寻找自己熟悉的身影。
“这都是我的学生。”范老师一看到照片也突然来了精神,说话的思路也变得清晰了。
“这是85届的,这是88届的,紧头那张是89届的。”范老师一张张挨个介绍,和当初讲课一样细致耐心。
“范老师,你看看这是谁?”志平突然指向一张毕业照里的一个毛头小男孩——他的个头还没有范老师高呢。
“他?我还不认识吗?我们87届的大班长刘志平啊。”范老师一脸自信的表情,“我还让他来我家吃过饭呢。”
“老师,再好好看看我,我就是刘志平,刘志平就是我啊。”志平心潮澎湃。
“志平?刘志平?你真的是刘志平?!”范老师不敢相信,说话开始颤抖起来。
“是啊,范老师。”看到老师逐渐恢复记忆,志平激动地眼含泪花。
范老师激动地一把抱住刘志平——当年她最疼爱的学生,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志平,我的志平终于来看我了。好好好,快坐,志平。”
“范老师,前几年我在公司忙的事情太多,没顾得上来看您,今后我一有空就常来陪您。”志平歉疚地向老师许下承诺。
“你先忙你的,工作要紧,我一个老太婆子无所谓了。”范老师高兴地乐开了花,立刻给志平递个大苹果。
在范老师家,志平和老师聊了很久,从小时候的校园趣事到现在的公司业务,从同学们的家长里短到老师的身体状况,他们都统统聊了个遍。
聊天过程中,志平感觉范老师精神焕发,思路清晰,俨然没有老年痴呆的影子。心里暗自欢喜。
临行前,范老师依依不舍,紧紧攥住志平的手,央求他以后有空一定要常来坐坐。此时的志平心里早就生成一个“伟大的计划”,冲老师使劲地点了点头。
志平一回到家,就立刻在小学同学群“童年记忆一家亲”里留言,说这个周末就是教师节了,他想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一次身患重疾的范老师。
没想到留言刚发出去,大家便秒回积极响应,令志平分外感动。
其中大虎提议,到时大家应该穿上当年的校服去看望老师,那样才有仪式感。如果大家愿意,他所经营的服装厂愿意为大家每人免费做一身校服。他的建议一提出,大家纷纷赞成。
周日的清晨,当年87届的全体同学,除了有两个在国外,有三个在外省赶不回来,其余全部按时到位。
当志平再次敲响范老师家的门时,范老师高兴地跑来给他开门,因为志平提前告知要来看她。
当范老师打开门的一霎那,顿时惊呆了:“不是志平自己来看我吗?怎么一下来这么多人,而且还都……”
“范老师好,节日快乐!”正当范老师一脸茫然的时候,大家冲着老师深鞠一躬,异口同声地和老师礼貌地打着招呼。
“同……同学们……好!”范老师激动地快说不出话了。
“老师,今天给我们再上一节语文课吧。”志平说着递给老师一本皱了皮的老版语文课本。
“好好好,同学们快进。”范老师满心欢喜。
同学们来到老师家的客厅,不约而同地盘腿席地而坐,大家都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期待着老师再给他们重温一遍小时候的珍贵记忆。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桂林山水》。”范老师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起了课,志平注意到,这时她的脸上泛出少有的红润。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范老师带着感情的语调、优美的声音给大家抑扬顿挫地朗诵着这篇山水佳作。
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又坐进了教室,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扎着麻花辫子的可爱的范老师。
范老师认真地讲完课,赢得了大家一阵阵的热烈掌声。
学习委员孙晓娟拿来一条红领巾,郑重其事地帮范老师戴上,并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敬礼。
随后,大家就开始纷纷向老师送上礼物,以答谢师恩。
冯勇送给范老师一幅山水画。这是他专门为此次师生见面所画的爱作,他在两年前就被聘为美院的教授了;
余宝萍送给老师一盆飘着淡淡清香的康乃馨,代表着老师的恩情就像花香一样悄悄传于后人,学生们也对老师的默默付出有着无限感激;
赵刚则给老师买了一大盒保健品,他希望老师永远年轻快乐健康,永远是同学心目中当年那个笑意盈盈、青春快乐的麻花辫老师……
看着自己当年辛勤培养出来的孩子们,现在都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范老师不禁老泪纵横。胸口像燃着了一把火,迟迟不能退去。
“我突然冒出个想法!”当年的体育课代表,现在已经是市旅游局的大处长张秀山灵机一动,提出建议,“下个月我可以组织咱们同学带着范老师一起去桂林山水玩一圈,亲身感受一下书本里的美,大家说好不好?”
“太棒了!”大家齐声高呼万岁,纷纷为张大处长点赞。
一想到可以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游玩桂林山水,范老师心情激动地一时无法平静。
到了临近出发的日子,张秀山正在电脑前积极统计人数,突然接到班长志平打来的电话:“秀山,这次计划恐怕要落空了……”
“为什么?不是都商量好了吗?”张大处长显然十分不甘心,他要问个清楚。
“范老师昨天住院了……”
张秀山放下电话,直奔医院,干净整洁的病床上,慈祥的范老师正安静地躺在那里睡着,床边志平在一旁默默守护着。
“老师她这是……”张秀山诧异地问志平。
“嘘~~”志平看到秀山来了,一把将他拉到楼道里,“郑老师昨晚心脏病又犯了,好在雅丽从国外回来了,及时送到医院。”
这时,正好郑老师的女儿雅丽从一楼大厅交完费上来,一眼就看到了久别的张秀山,高兴地上前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嘴里一个劲儿地感谢着他们这些老同学们,谢谢他们帮助母亲渐渐恢复了记忆,特别是志平,在她出国的这段期间,没少帮衬她的母亲。
当三个昔日的小伙伴一起走进病房时,郑老师早已醒来,她微笑着看着三个当年都是自己心爱的学生,无不动情地说:“孩子们,谢谢你们,当年我给你们的鼓励,是为了让你们树立信心,好好学习;如今你们对我无尽的关心和帮助,也是让我坚定信念,战胜病魔,我相信,在你们的鼓舞下,我一定会坚强勇敢地活下去!”说完,郑老师伸出左手,摆出一个“V”字型,示意必胜的决心。
“范老师,您一定行!”志平坚定地向老师打着包票。
这时,三个老师眼中的“孩子”不约而同地一起紧紧握住老师的手,把他们的温暖与祝福传递给老师,让这些心领神会的福运如春雨般滋润着老师枯涩凋萎的心田里的每一个角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