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作者: 泉声叮咚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8:07 被阅读4次

          春节过后,我按着往年的惯例,去探望我的老师,但这次给我开门的却不是老师,而是他的孩子。

          随着她的脚步我走进了那间熟悉而又狭窄的客厅,蓦然看到老师的相片上罩着黑纱,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这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是我教学工作中的第一任领导,我与他有着深厚的师生情结。

          老师严肃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有一手漂亮的板书,也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他的语文课上的让我们如醉如痴。

          上学时能够得到他的青睐,也算我三生有幸。

          我教书后,他是校长。当时学校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也有上千号学生,几十名教师。老师竟然把当时学校一切工作的信号钟,挂在自己的宿舍门前,当然这钟声的出现与停止也由他全权负责。

          我知道,老师有诸葛先生的谨慎,但缺乏曹孟德的胆略,这是他的性格。究竟是优点还是缺点,为尊者讳,我也不好妄加评论。

          高中毕业后,我参军入伍,已经在干部职务上干了两年,但因为特殊的原因,退伍回家了。一个农村的孩子,本来前途是光明的,这变故让我猝不及防,人生一下子陷入低谷,家庭生活也处在极度困窘之中。

          正在我人生转折的关头,有一次在路上偶遇老师,通过几句简单的问询,老师看透了我的一切。对我说"上我这儿来工作吧,以后找到好的工作我不拦你。"

          我也不清楚这算不算知遇之恩,反正就是因为这句话,我走上了教学之路,并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工作中,他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学校某个班级不好管理,他会第一个把我放在那儿;比如说,期中期末的试卷题目,他会撂给我,还要不时的督促检查。

          拜他所赐,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成长进步要比一般人快一些。

          他对我个人前途也是非常关心的,那时候我当的是民办教师,要想转为公办,还得经过考试或者上学深造。他经常督促我的学习,记得当时乡镇很少有文艺活动,有一偶然机会,省里的评剧团下乡演出,人们都去观看,老先生竟然拦下我,并陪我一起在家复习功课。

          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也是老先生的性格。那年我参加考试,需要有五年的教龄,算来算去我才教书四年半,老先生就是不给我表格。我告诉他,我还有五年的军龄呢,不能灵活一点吗?

          没的商量,我只好乖乖地又等了一年。后来我知道,军龄是可以计算在工龄和教龄之中的,这是国家的政策。看来老先生尽管知识丰富,也有看不到之处。

          再后来,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了这个学校,先后去了武邑中学,衡水中学,工作的还算顺利。

            在老师那儿学到的语文知识也没有全部用上,这也是承蒙老师赶鸭子上架,让我临时补缺,教上了政治课,以后再也改不回来了,白白的浪费了我对文学的感情。

          但是,我虽然人走了,心却留在那儿,始终认为清凉店中学是我的根,对老师有种依赖感,自然而然每年都要去老师那儿聊聊,不管是顺利还是挫折,在他面前,一吐为快,再工作起来,心中就踏实多了。

          等到我也退休以后,老先生巳经到了耄耋之年,虽然身体有点毛病,但依然精神矍铄,头脑清晰,很是健谈。

          休闲下来,我们的聊天也扩大了范围,谈人生、谈文学、谈社会,这时的交流,则成为一种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慰籍。

          每年这个时候,他等着我来,我准时去,这竟然也形成了一种默契。

          如今这些巳经变成再也不能实现的奢望。

          再次凝望老先生的遗像,看着他那慈祥亲切的笑容,我想起来,老师对自己的仪表非常重视,头发纹丝不乱,着装虽不光鲜,但很整洁。

          有一次,我陪他去外校交流,几十里路,我们骑着自行车,巳经累得疲惫不堪,还要掂着鞋,扛着车子走一段泥水洼路。我什么都顾不上了,回头一看,老师却在一个水坑边上认真的冼脚冼手,竞然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认真地擦拭干净鞋上的泥土。

          那一幕,几十年过去了,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呜呼,弟子不知恩师远行,有失礼节,不知这是您的本意还是家人们的疏忽,但这又能怪谁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恩难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z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