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健在节目《开讲了》谈及到自己如何走上音乐之路: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他大一的时候就看黑格尔。另外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学德语。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量就总能考到97、98分。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但是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上都是第一名。”
李健毕业后依据专业选择了广电总局,但并没有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一直到几年后卢庚戌点醒他,并邀请他共同创立水木年华,他才开始走上音乐人的道路。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打鸡血的人,我将这个故事也不是为了告诉你:“有成为音乐家的梦想就要去实现”。李建的成功是一个综合很多因素达成的偶然事件,我想指出的是——
很多人和李建差不多,很早就以各种方式接触过自己的天赋,但却一直没有真正的上心——直到自己被生活或者其他天赋运用者打击了,或者被人“踹了”一脚,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优势,并围绕自己的天赋和有时设计自己的人生。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荒废自己的天赋和优势。
我讲到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富足的人生,你一定要学会
趋势
优势
系统
团队
平衡
理财
投资
学习
人脉
挑战
本专题就是专门来“踹”(try)你的!
人生就是要不断的try!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要邀请你用10秒钟的时间说说你的优势。
1.关于优势的三个误区
今天,人人都在谈论优势,每个人也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是当你真的去问一个人:
“你的优势是什么?”
绝大部分是是没办法第一时间答上来的;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也还在羡慕别人的优势;即便有些人知道自己的优势,欣赏自己的优势,也很少有人愿意以优势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多数人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在这一点上也往往认识不清。
——彼得·德鲁克
1.持续纠错,就能成功?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就整一个弱点,你就会变得好一些——于是很多人自然地认为——只要纠正所有的弱点,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事实上纠错顶多让你成为一个完美的平庸者。以写文章为例,如果修正了语法错误,错别字,一篇文章就能得优秀吗?小学三年级的文章活血可以,但是之后的就做不到了——不出错只是个基础要求。
反过来,如果优势足够强大,有弱点也无所谓——海明威就是个以拼写和句法错误而闻名的作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毕竟写作的真谛在于真知灼见,何况还有一堆编辑兜着呢。
事实上,真正让你达到100甚至120分的——是你的才干加努力。 就像李健遇到的,在中学成绩稍微对付下就能进前几名,但是到了清华,高手林立,只有聚焦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才有机会胜出。
你也许会说——这个我都知道——不过即使这样,大部分人对于扬长的投入还是不够。
2.你还是扬长不够
有没有发现平时哪都能打到车,可一下雨,出租车总是特别不好打?更加恼火的是,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人家又说要收工——雨天司机收工也特别早。
有学者研究过这个现象,他们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不亏”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工作时间,比如一天拉500块,一旦赚够了,就停止工作。雨天打车人多,加价多,所以收工早,而平时活不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则加长。
其实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在雨天(单位时间收入高)的时候多干,在晴天(没活的时候)早点回家休息。
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对于“多赚”与“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我们对于让自己“不亏”的心理动力,远远高于让自己“多赚”的心理动力。
为了不亏,我们弥补弱势的时间远远胜于发挥强势的时间,我们查缺补漏的热情远远高于我们关注优点的热情;为了不亏,我们在自己的“晴天”领域——那些乏善可陈的领域要了亲命地干,在我们本可以收获更多的“雨天”领域,则随便划拉几下对付。
显然,这种宁愿不赚也别亏的想法已经让我们放弃成为强者的机会,大部分人已经变成了庸人。
另一个思路也让我们投入不足——当我们看到有人擅长做某件事,无论是销售、解数学题,还是室内设计,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这些人天生就这么牛的。所以我们也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优势不需要自己照看,就是上天给的,不如查查漏好啦。
这不就是上学时经常听老师对我们说的:你的数学成绩已经够好了,你得在英语和化学上狠下功夫。
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为了解教授快速阅读的最好方法,美国一所大学曾做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了测试。最后获得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第一次, 在没有教授任何方法的前提下,一般读者每分钟读90个字,而优秀读者每分钟读350个字。已经拉出差距了,对吗?
第二次,在教授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之后,一般读者增加到了150个字,增加了近2倍。但是你猜之前读了350个字的优秀读者增加到多少?答案是每分钟2900个字,增加了近9倍。
这个结果使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们都大吃一惊,因为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水平较差的读者的进步会更大。
事实上,在有天赋的领域的投入回报率,才是最大的。
如果把你的不同能力比作股票的话,优势才是那个会持续涨停板的股票,而其他非优势领域是业绩稳定增长的优质股。投资一般技能能让你活得不错,但投资优势有可能让你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
3.木桶原理终极版。
关于长板、短板,我来出一个古氏终极解释版:
a.短板已死
补短板的个人成长策略在今天已经失效。(1)互联网时代交互和分工非常简单、精细,很容易形成长板原理。(2)当年管理学家提出短板原理,也强调的是一个组织的能力取决于最短的板,并不是个体。 组织补短板的方式恰恰是应用个人的长板而不是相反。
b.发展长板
找到长板、发展长板,以长板为核心整合出一整套的技能组合,以这套组合为核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大部分人在上面花的时间都不够。长板要好到让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
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范围内是横着走的。2000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蔡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对话:
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队的训练? ”
蔡振华:“我们每天训练8小时,专练我们擅长的打法。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你的优势就会大的足以淹没一切弱点。我们的赢球手只打正拍。尽管他不善于打反拍,但他的正拍势不可挡,所以仍能稳操胜券。”
盖洛普公司(Gallup) 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究,他们发现:
� 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 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个理念来管理团队——刻意寻找和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通过优势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组织可以谈短板原理,但是个人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c. 底板挺重要的
如果没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装。底板越大,长板能装的水也越多。
什么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层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练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讲自我管理的原因——帮你修底板啊!
d.别忘了桶箍
木板并不是就这么直接立起来的,桶子之间还有桶箍把木板紧紧并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个箍,木板之间会有水流下去,成篮子了。
什么是箍?就是技能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你懂心理、懂表达,能不能把两者结合,变成复合型人才?你的各种能力、资源之间如何统合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能力。
最好的策略应该是:
投资长板、管理短板、扩大底板、加强桶箍
思考题:
你认为自己的长板,短板各自是什么?
每天大概有百分之多少的工作时间,你是在运用自己的优势?有多少时间是在和短板死磕?
你在自己优势方面投入足够吗?如果不是,什么在阻碍你呢?
还记得刚开始邀请你回答的问题吧,现在你能用10秒钟说清楚你的优势了吗?
如果还不能,可能就是你的表达力不够了,至少你知道了自己的一个短板。
可这也是一个挺要命的短板,因为如果你无法告诉别人你擅长什么,你就无法成为一个“团队中的长板”,因为别人不了解你啊!
同时告诉幸运的你,1月28日晚上20:30分,我会在线上开启一场关于表达能力的微课。
而且是免费的。
因为我曾经也是表达能力不够,从小到大都被家里人教育要多说话。
可事实上,我只是不喜欢闲聊。
我可以轻松在几百人的舞台上演讲,脱口秀,也组织过不少次活动。
表达能力,远远不是会聊天而已!
关注我的公众号并回复表达即可第一时间获取课程飞机票,可以无限次收听。
往期精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