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孩子一到冬天,请假的就接连不断。
班级群几乎每天有人请假:“老师,某某某肚子疼,请个假”……
于是,我也参与了一回请假消息的发布。
我的两个孩子身体都不错。
偶尔腹痛,也都是感冒型的。所以每次都是我给调理,请假一天就好了。
感冒型腹痛,一般是夜里睡前,给孩子放出黑血,血转红后再服用一包小柴胡冲剂,半夜一发汗,就好了。次日再请一天假,避一避风,吃点稀软饭。次日就可以正常上学。
如果肚子还不舒服,就推拿一下足三里穴。人在腹痛时,按压此穴也会感觉痛。推按至此穴不痛时,腹痛也就减缓了。
(二)
孩子的爷爷在前一段时间说心里悠悠地不舒服,大家让他去看看心脏,他去看了以后回来,买了几盒胃药。原来门诊医生说他是胃不舒服,不是心脏的问题。
连着服了数日的胃药,一直不见好。
于是我给他放了放血,血竟是发黑的,原来是感冒型肠胃问题,当挤出的黑血转红,他说痛了好几天的肠胃一下就好了。
他一般感冒了都是头昏沉,很少肠胃痛,所以我忽略了这一点,他自己也经历的少,自然不知道这些。
既然好了,那一堆药也就不用服了。他看着那一堆药有点心疼钱。
念叨说,要知道放点血就能好,才不去买那一堆药。
这一点,婆婆是有体会的。
她有一次感冒,又是输液又是吃药,一个星期过去,也不见好。
当时,她刚刚说了伤我的话“得罪”了我,所以不想向我开口。而我也知道她更信任医生,还在排斥我,所以也不想自寻尴尬。再说,我的放血法在输液服药面前也没多少底气。
眼看快过大年了,她还没好,我就去看她吃的药,她也急着想好,忽然提出想让我帮她放放血,我告诉她在晚上睡前放血效果更好,因为人一睡下,放血后进入休息状态的时间最长,没有机会放血后出去受风复感。
她耐心地等到夜里,钻进被窝。我就过去了,给她刺破印堂、下巴、太阳穴、后颈背上部正中两地方的表皮,用四个手指把黑血挤压出来,转至血液发红为止。随后又将十个手指也给放了放。
放完,她就觉得身上轻松了。
然后让她服了感冒药和热白开水,告诉她出汗了不可以晾,不可以扇风,让汗自己干去。随后告诉她如果早上好了,就不要再服用感冒药,白开服感冒药会起反作用,感冒药白天起了作用,毛孔大开,风里来风里去的,容易复感,加重感冒。
次日早晨,我走出院子,她已经在高兴地打扫院子了。
自此,她感冒就不再叫医生输液了。
(三)
其实,在我们这里,用放血法治感冒是妇孺皆会的。
在破除迷信,提倡科学的年代,各种医药应运而生,人们更相信药的作用,放血法因此渐渐失传。
人们感冒了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各种输液服药以及医生和医院,对医生和医院无比依赖,对输液服药也毫不怀疑。因感冒输液在医院出了人命的事件已发生过数起。一个是个壮汉,感冒从不去医院,一扛就好了,那天忽然觉得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就去医院了,结果输液加冰块加上嫌滴的慢,放快了点滴,就丢了命。另外是两个小孩,输液过程中口吐白沫丢了命。
但无论这些事件多么骇人,人们对民间流传的土法“放血”依然非常看不起。一感冒,就输液,或者买一堆药,无非感冒通、快克、白加黑等西药。
至于荆芥、葱须、黑豆等是没人肯用的,因为不是药品,就误认为不顶用。就算服用柴胡,也要配以地米、庆大、安痛定。人们对中西药有个呆板且错误的共识:中药效果不及西药快。
滥用药,尤其是滥用西药,已是当代人不可逆转的通病。
(四)
我感冒很少吃药,只放几滴血就好了。
但年轻时,我家老程还是小程时有点不能理解我不吃药的行为。
一次我感冒了,他硬要买一堆药给我吃,就是不肯帮我放血,他不相信感冒不吃药也能好。
那一回感冒有点头晕,也有腹痛,还有点咳嗽。医师给开了好几种药,治头痛的感冒药,治咳嗽的咳特灵和甘草片,还有消肺炎的头孢,又有治感冒型腹痛的霍香正气水,记得还有柴胡地米针剂什么的……
我第一次一股脑儿吃了好几种药,然后觉得腹中怪怪的不舒服,没多大一会儿,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接着就是一顿狂喷,吐了一堆泡沫。吃了药不但没好,还加重了。
年轻时的老程无奈,只好帮我放血,也就是因为这次,他学会了放血,且技术也挺过硬,从此成了我的专业放血师。
每次放血罢,我都会惊叹一句:好多了!你简直是华佗转生的啊!
后来有了手机,看过关于头孢和霍香正气水同服中毒出事的讯息后才明白,为什么那次吃药后会吐了,原来不是我矫情,而是肠胃对药物毒性的识别功能发挥了作用……
(五)
为什么感冒了会是黑血呢?
感冒一般是毛孔大开时受冷使毛孔不正常闭塞引起的。
比如一个跑出一身汗水的人突然跳入冷水中,必感冒无疑。
《雍正王朝》中那个四阿哥为了发烧,曾烧炭把自己热出汗,然后浸入冷水中使自己发烧,利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这种得感冒法叫:中阴。
也就是在一个人的血液流速加快的情况下突然使血液因寒气侵入毛孔,阻挡了血液的正常流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因此放出的血也因不正常缓慢流动而发黑。如果再严重再黑稠点,人的全身血液就会停止流动,然后死亡。
但是中阴感冒的人,仪器无法识别。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却能马上发现。
(六)
二宝服了退烧药,次日就不腹痛了。精神也好,本以为他次日就可以上学,结果他晚上又腹痛了,还吐了不少。我问过他的大便情况后,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小儿疳积。
腹痛呕吐,如果不是感冒型的,另一种可能就是疳积。
他说他已经两三天没有去大便了,我清晨又给他请了一个假,计划给他买个“肥儿丸”开开。
当时门诊还不开门儿,我一急,就给他推了几把。
小家伙开始怕痒不让,渐渐就又觉得舒服,让我推了。我在他左下腹处摸到几粒硬块,轻轻点了几下,几点几按后,他腹中传来呼噜哗啦的声音,又点了几下,小家伙就快乐地跑向了茅厕……
得,不用去买开药了。又省下一元钱。下午,孩子就背起书包去学校了。
人的身体不可不通,血通不会感冒,便通不会腹痛呕吐。另外还要气顺,气顺了就不会郁闷。
这不是课本上肯教的东西,而是中国老百姓曾经妇孺皆知的生活常识,是中国老人一代一代苦口婆心传授下来的言传身教。算不算中医常识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亲眼见证着这些东西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失传,并在遭受着近乎疯狂的怀疑……
(七)
现在已有许多人因为滥用药物,将身体吃的一孔添百孔。给身体造成不可逆转,无法挽回的地步。
医生不以医病为荣,却以售药为业绩。
人们没有一点生活常识,感冒离不开医生,连心情不好也要求助医生,完全失去了自我。
当游戏业可以振兴经济,当唱歌调侃插科打诨成为艺术主流,当虚假广告伪装成文明的样子,当人们以药为食,当学习的目的变成攀比成绩,当上纲上线都能变成正义感,当以别人受难而感受幸福……这个世界就倒退了,人类的眼界也就短浅了。
如果眼界短浅、思想狭隘的人变多了,我们离人类大同的目标也就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