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11天
原文阅读:
9.27 子曰:“衣蔽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讲解:
孔子说:身着破烂絮袍,和穿着光鲜的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却没有一点感觉脸上挂不住,也就是子路能够做到吧?“不忮不求,何以不臧”,子路总是诵读这两句诗。孔子说,这是基本的做人道理,光是这点就够好了吗?
启发思考:
衣(yì)是穿的意思。敝缊(yùn):旧絮。当时中原还没有棉花,絮指丝棉。狐貉(hé)指用狐貉皮制成的皮裘。
这段话是孔子夸子路:穿着破棉袄,和穿着皮草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神态自若,不感到羞耻的。张居正评论说,这是子路识见已进于高明,志趣不安于卑陋,所以能够自重,而不动心于贫富之间。孔子也通过表扬子路不以贫寒为耻,也再次称赞安贫乐道的思想。
说实在的,子路确实很了不起了。即使在公开场合、庙堂之上,站在穿着考究的贵族高官群里,他穿着破旧衣裳,一点也没有自我不好的感觉。他特别自信,根本不在乎衣着,知道自己的学识和品质足以与高官贵人抗衡。
人若知道自己是谁,有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志向,找得到自己位置,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会去跟别人比,就没什么好羡慕嫉妒恨的了,大大方方,自然而然,别人跟你在一起也舒服。
凡是看见比自己地位高的,比自己有钱的,就自卑的人,反过来,他看见地位比自己低的、比自己穷的人,他就瞧不起,就鄙视别人。这样的人是很难受的,是没有跟别人平等交往的能力。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准确地说,就是今天常说的羡慕嫉妒恨。这句话是《诗经》里的,意思是说,对别人不羡慕嫉妒恨,也不贪求别人有的东西,那干什么不好呢?子路把这句话当座右铭,经常念诵。孔子就批评他,道理明白了,你还犯得着成天挂嘴上念叨吗?
设想一下,穿着破棉袄跟穿皮草的人站在一起。我不自卑,也不羡慕嫉妒恨,也不贪求,自然而然的一起谈话聊天。但如果总是念叨着“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跟和尚念经似的提醒自己,就说明心里还装着这事,在自然的面孔下,并没有真的放下。
无论夫子用玩笑的语气还是认真的态度对子路说,都是提醒底弟子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修为的。孔子的确是好老师啊,说话往往是很全面的,他热烈地表扬了子路,却又说并不足够。自然,我们也可以借鉴夫子之言反省自己的许多所谓看开和放下,到底是什么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