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和潇洒姐写作100天》第3天的课程,写作的主题是:如果你出一本书,它会叫什么名字?关于什么?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作文书,收集的是我们区小学生的优秀作文,老师在课上经常用这些作文作为范文教我们写作,那时候非常地羡慕这些作者,心里想如果有朝一日我的作文也能入选就好了。读中专的时候,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校报,我记得有一次投稿被刊登了,非常的开心。正如潇洒姐所说,这些年随着网络平台的发达,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文章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我偶尔也会在简书上写一些书评或者学习笔记之类的,有时候收到一些陌生人的点赞和评论,会很有成就感。如果我出版第一本书,我会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会写些什么,想要传达什么理念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有思考过,如果我要出一本书,我想写一本随笔,记录我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记录我的一些所思所想,它所想表达的,是一个普通人在她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小悲伤,如果给书起一个名字的话,我想就用我的网名“詹占自喜”吧。以下是我的样章。
《选择》
200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中考的成绩出来了,那时候网络还没普及,分数是回学校查的。没有超常发挥,没有奇迹发生,我的分数,只是够上我们区的重点中学,和市重点无缘。我本来还有点奢望,如果能上市重点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说服家里人,让我去读高中,而不是为了早点出来工作而去读中专。那年我16岁,成绩还算不错,我给自己设想的道路,是努力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以后像我表姐一样优秀。我表姐一直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也是我的偶像,她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后来还出国留学,工作之余跑遍了全世界,过年去她家拜年,听着她和外国客户流利的英语,那一直是我的梦想中的工作。我从来没想过别的道路。但是,家庭环境不容我选择,我是家中的老大,那时候妹妹还在读小学,弟弟才四岁,妈妈常年身体不好,如果我读高中上大学,至少还要读七年的书,而读中专的话,两三年之后就可以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了。那天下午从学校拿了成绩回来之后,我在家里哭到了第二天早上,为了我那破碎的高中大学梦想。其实那时爸爸已经松口,答应我让我去读高中了。但综合考虑了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去读中专。
虽然没能如愿上高中、读大学,但我非常感谢我爸妈,感谢当年资助我中专学费的姑妈姑丈,感谢他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让我继续读书,掌握了一技之长,先从普通的文职做起,之后通过自考大专、自学英语,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在我们那个村子,我大部分的同龄人,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初中毕业之后的此后十几年,我的学习和职业之路一直都挺顺利的,但我也经常忍不住会想,如果当年,我去读高中的话,我现在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遇见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把当年的那个选择,变成自己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