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余光中:我是这样爱上读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
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我不太喜欢这种文章,但感于双亲的谆谆指点,也就十分认真地学习。
接下来是读《留侯论》,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父母教我这些,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曳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自如。
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想到自己的孩子很少在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很着急,总是批评唠叨多,而很少自己端起书有感情朗读,以身示范。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能动情地感情朗读来指导我的学生,却从没想过回家对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引导,反而一味地批评孩子,真是惭愧至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今后,我应尽力多一点爱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感情朗读,我先端起书有感情朗读,给孩子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代替说教,代替唠叨。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