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慈善公益组织举办的为期两天的故事达人工作坊,第一次接触到了亲子共读的概念。
实际上我在孩子两三个月时就已经开始给他读绘本了,当时的我纯粹是希望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那时经常看到有经验的妈妈说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将来才不会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太操心。我参加故事达人工作坊时孩子已经两岁半,已经养成每天我追着我读数,吃饭、上厕所都要读书的习惯,我常常苦笑不得,嗓子读哑得时候感觉有种幸福的心酸。
为什么会说到参加这个工作坊,因为在这个阶段我感受到了一些情绪,我说不明,而参加完这种感觉变得清晰了。
相信很多人对亲子共读这四个字并不陌生,愿意花时间读书的都是希望能通过绘本带领孩子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促进孩子智商情商发育,而同时亲子共读在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我们爱着孩子,但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一起读绘本的过程中,家长放下自己的工作、电脑和手机,把孩子抱在怀里读书,这样的亲情流动会一直存储在孩子的记忆里,成为将来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孩子能在亲子工作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从而建立其安全感和自信心,将来身处社会中,这些能量会成为孩子宝贵的财富,在面临挫折时更能在挫折中找到让突破的力量。
亲子共读对于孩子的益处多多,无需赘言。而我要讲的是亲子共读对于成人的疗愈力量,这也是我在亲子共读中感受到的情绪。
绘本本身是很简单,但积极向上,充满爱和真诚,成年人后感觉世界很复杂,总是被各种事绊住心神,我们很少有机会,很少有意识要去简单的感受,用孩童的心性去感受这个世界。而在绘本中,我们能像孩子一样,去感受久违的孩子的简单于快乐。
前面所说,在我的孩子两三个月时我开始给他读绘本,我读的是《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相信有孩子的爸妈都知道这两本书,画面温馨,语言简单,但又不失幽默,重要的是充满了爱。每次读完我会像书里那样给孩子一个抱抱。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会像书里那样给妈妈一个拥抱,这是我读绘本的第一个惊喜。在后来读绘本的过程中,我慢慢的沉浸到这个过程,有的绘本真的非常有趣,充满了想象和惊喜,读深见春夫的超级想象力系列时常常惊叹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孩童般的纯真,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孩子,跟个书里的人物一起出去玩。在读到有些幽默的绘本时,自己忍不住要笑得东倒西歪。
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就像我自己在经历童年,我变成我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在为我读绘本,旁边还有一个小宝宝,我们一起在妈妈得怀里读书。回头想想,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为家庭生计奔波,唯一会对我们说的话说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不要像他们那样。小的时候读书成绩很好,而我并不快乐,这也是我在读绘本时感受到的快乐并不是好像回到童年时光的原因,因为童年并没有什么快乐时光。
每个人都需要或者说渴望美好的童年时光,所以现在的我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孩,而自己成了内在小孩的妈妈,带着未长大的自己好好的去经历一遍美好的童年。很庆幸,我还能在亲子共读中找到童真的自己,我差点丢失的自己。
读绘本不只是陪孩子,更是疗愈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