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没有大山,可周围环境、思想的愚昧与文化的落后就是一座‘大山’。”
收到鑫的回信,被这句话一下子击中。
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总也培养不出什么感情,不喜欢这里。这里不是孤岛,不是大山深处,但这里绝对闭塞。
接手九年级,发现不少孩子,好像神经元彼此不会链接,神经细胞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很难进入他们的言语世界。老师讲课讲什么,他们统统屏蔽。
有几个还算可以的孩子,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怎么激发她们学习动力?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即使至理金言,也令人心生抗拒。家校共育,那是别人的幸福,自己早已不敢奢望。怎么办?寻求帮助,找到以前的几个学生,她们现在已进入大学,也许她们彼此交流更容易。她们欣然应允,还非常高兴。就按自己对孩子的理解,选择给她们结对子,书信交流。
给甸选择的是鑫,她们都是聪明可爱的女孩。
今天收到鑫的回信,一下子就被鑫这句话击中。鑫现在对环境、对前途、对学习的看法,确实有独到之处,走出这里,看到外面的世界,带给人的确实不一样。
这里,如同鲁迅先生说的“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熟睡的人们安心熟睡着,自己总有点不甘心,这样无异于“不久都要闷死了,”虽然“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希望打开一扇窗,看见光,感受暖。所幸有网络,得以遇见那些光一样的人,让井底之蛙看到更辽阔的天空。
现在,希望能够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她们感受外面新鲜的空气清新的风皎洁的月光闪闪的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