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作者: 叫我大智好嘛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16:35 被阅读0次

    2008年留给国人的回忆,除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或许还有从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次贷危机,这场发端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危机,最终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当然中国也未能幸免。为了挽救当时经济增速急刹车的中国经济,政府推出了庞大的“四万亿”计划,以投资包括高铁在内的国内基础设施。激进的“四万亿”计划在当时挽救了每况愈下的中国经济。但如果我们今天来评价 “四万亿”计划的话,或许对于该计划的效果要打一个问号:从中长期来看,它真的挽救了中国经济么?

    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真的能挽救经济么?如果你心中尚存这样的疑问,那么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课经济学》或许会提供另一个答案。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是当时影响力颇大的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除此以外,他资助了流亡到美国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使他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也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1997年,为了纪念他在经济领域的杰出贡献,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基金会。

    需要一再提醒的是,作者的很多经济学观点可能会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冲突,请你暂且抛弃自己固有的认知,来听听经济学家不同的声音。当然,因为本书的写作年代较早,也有部分观点已经不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了。

    作者黑兹利特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为现代经济学做奠基的凯恩斯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在经济中进行宏观调控。而黑兹利特实为一名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者,该学派认为市场本身就可以很好地调控经济,其著作自然会得到学派奠基人哈耶克这样的经济学大师的推荐。

    只要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对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名字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抗却一直在持续。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凯恩斯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及哈耶克写的《致命的自负》来比较一番。尽管你完全可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学说去相信,但是笔者认为,真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信仰。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新变化、接受新知识的人,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


      破橱窗理论

    我们将从乐观的破窗观点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

    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店长正懊恼将为重装玻璃而损失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25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不如我们跟随作者的脑洞,去设想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计划着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定制一套帅气西装。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但是,现在只能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可能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进行其他消费,并通过蝴蝶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所有的天灾人祸呢?

    根据破橱窗理论的逻辑,我们可能得到一个很恐怖的结论: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造成的破坏越大,利益也就越大。“坏的经济学家”总是宣扬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需求的积累。作者认为,造成他们错误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需要(need)不等于需求(demand),需求=需要+购买力;

    2. 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实际能买的东西反而少了。

    3. 弃旧不等于迎新,因为灾难让我们原有的资本累积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并没有多余的钱再购买新的设备。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灾难重塑了整个工业结构,并且激发了民众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使得他们工作更加努力。但原有的安定生活和社会稳健的发展态势,难道比不上灾难后重整旗鼓的发展么?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1. 政府信贷给不适合的人,就是在浪费钱。

    幸福村里有两个年轻小伙,刘大宝和刘小宝。大宝诚实守信、言出必行,有梦想和远见,他需要承包一座鱼塘,并围绕鱼塘经营农家乐和烤鱼店。刘小宝游手好闲,一无是处,每天喝酒取乐、不思进取,生活非常潦倒,但听说国家来了扶贫项目,也打算申请承包鱼塘,至于承包鱼塘后干什么,小宝都还没想好。终于,在经过多轮评审后,更穷的小宝却拿到了鱼塘的承包权并获得了贷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无外乎政府的扶贫标准不全面,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政府在资金使用效率上,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作者认为,相比拿自己的钱或者拿投资人的钱来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和公司,国家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更差(不过政府可能会考虑社会稳定、公正等问题),导致的坏账(不能如期收回贷款造成的损失)也更多,而这就相当于将纳税人的钱贷给那些不珍惜这些钱的人。

    2. 政府信贷的不是金钱,而是实体资本。

    作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的商业形式,政府贷款也会有浪费资本和削弱生产的消极作用。在刘大宝和小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想象刘小宝拿了政府贷款以后的情形:拿到贷款后将承包鱼塘的事情抛之脑后,将这笔“不劳而获”之财挥霍一空,很有可能再度陷入贫穷。而作者尤其强调,当权者会倾向于那些产生不良收益的资本项目,这样也必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净损失。极端情况下,当权者拿着优秀企业的盈利去扶持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这同样也是一种扭曲生产的形态。


                                                                                  诅咒机器

    你或许注意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城市地铁口的拉客摩托数量变少了,共享单车的数量更多了。隔三岔五就在网络上冒出一些相似新闻,报道说某地的摩托车师傅一怒之下将共享单车投入河里,因为共享单车抢走了他们的生意。这样的案例或许会让你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会让不少人失业,那么建议你认真地读一读以下案例。

    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那些高效机器的情绪非常恐慌,无论是手工工人还是经济学家,大都认为机器的发展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但是作者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举了纺织工人的例子:1760年纺织机发明后,阿克赖特的纺织工人抗议因纺织机造成的失业,最后官方只能以武力解决。但在随后的27个年头里,议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际从事棉纺织业的人数,从7900人增加到32万人,纺织工人的人数翻了44倍。

    诸如上述的例子不胜枚举。可当时愚昧的工会制定了一些无厘头的规定,强行增加一些完全无用的岗位,比如在不需要司炉的火车机车上雇用司炉。而如今我们回过头看,可能会觉得非常荒谬。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理解机器给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发明机器是为了什么呢?大部分人都会说,为了提高效率,比如要了解远方亲人的信息,不再需要骑马传信,仅仅凭借电话、微信就可以沟通。试问,如果为了让那些骑马送信的人不失业,我们应该毁掉刚刚所说的所有发明吗?你肯定会坚定地摇头。作者在这里一再强调,如果否认机器,其实就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目前的发展成果。

    此外,深究机器之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机理,我们发现,机器只会造成短暂的人员失业,但是长期来看,机器反而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岗位,因为制造机器本身也是需要人工的,而这部分便是增加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工厂开始用机器运作,它的成本势必会降低,紧接着竞争对手也会采用机器降低他们的成本,从而使整个行业的制造成本降低。老板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于是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或者转战其他行业。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事实上都会使得就业增加。

    我们不妨回到开头,再看看共享单车造成摩托车拉客司机失业的例子。在摩托车司机失业的同时,我们忽然发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数量却在成倍增加,事实上这些摩托车司机只是转换了工作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失业。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它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一般情况而言,当产品销量变大时,每一单位的边际成本是在下降的。商品的价格与其边际生产成本总是趋于彼此相等,但并不是由边际生产成本直接决定价格,而是由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预期需求决定的。这样的关系,使得不同商品的相对供应量在自由竞争的私人企业体系中得到调节。

    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边际成本的含义:假设查理开了一家巧克力工厂,他建设厂房就花去了1000万元,而每生产一盒巧克力的成本包括人力、水电、运输费用等,分摊在巧克力上是5块钱。如果傲娇的查理说我只生产一块巧克力的话,那么生产这块巧克力的成本就是1000万加5元(贵到让人吃不起的巧克力);如果查理打算生产1000万块巧克力,那么每块巧克力就可以分摊1块钱的建设厂房成本,再加上5块钱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每块巧克力只要6块钱的成本。由于市场上巧克力的定价是10块钱,那么查理必须要不断提高巧克力的产量,才能将每块巧克力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并提高利润。


    通货膨胀的幻景

    作者强调,特定的政策只有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会带来特定的结果,但是大部分人对于通货膨胀常常意识不到。比如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把工资的大部分存在银行,但是很少人会去思考,银行的利息能否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是说,你一年前存的一万元在一年后能否买到同样的商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们对金钱和财富两个概念的混淆。

    财富是供人们消费的东西,比如食物、汽车、房子;而金钱指的是用来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比如纸币、硬币、银行账户上的余额,甚至电子账户的余额。总有人认为金钱越多就意味着财富值越高,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所以问题的重点应该是货币的购买力问题。实质上,只要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增加,本质上就没有新增消费。

    通货膨胀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给特殊群体带来利益,但同样它会牺牲掉其他群体性的利益,扭曲生产结构。并且作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不受控制的,不可能平缓地结束,更无法扭转其带来的经济萧条。

    作者还觉得每个国家都醉心于各种通货膨胀的假象中,因为它似乎可以盘活停滞的产业。虽然通货膨胀本质上改变的就是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所以有时它也可以起到矫正工资成本和价格结构失调的作用,但这种轻率的做法如同麻醉,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喜欢拿通货膨胀说事的,一般都是政客,他们往往带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政治目的。我们千万不要被政客所蒙蔽,始终要认清的是: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长远后果可能是整个经济的崩溃,所以不要被它短暂的调节功能迷惑。


      课后温习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不仅需要我们观察对特殊团体的短期效应,更要观察对整个社会的长期影响,而问题的答案往往像数学公式一样蕴含在问题的陈述之中,需要我们能够抽丝剥茧地把它挑出来。我们也要认清的是,任何主张、做法、政策都具有它的两面性,很少有人能把两方面都原原本本呈现给大众。这不只是能力问题,更是利益问题,因为许多政客只想把好的一面让公众看到。作为一位普通民众,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全面的思考方法、不一样的角度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经济运作。这本书讨论的十几个谬论,基本上都是因为没有全面地看问题导致的。作者说,当我们只关注一个经济群体时,看起来有些事情是千真万确的,但是当它联系到每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却又有可能是一串错觉。

    在这本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之后的三十年,凯恩斯主义的结果就是全球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各国货币持续贬值,人民生活困难。另外,作者非常不满社会福利,正如之前的卡片里我们谈论过的那样,各种养懒汉的福利计划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作者甚至对社保制度也显得特别不满。他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但是这一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没有哪个国会议员敢站出来说社保制度不好。

    正在茁壮发展的奥地利学派,是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夺走凯恩斯主义现在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得拭目以待。各位读者要注意,本书作者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理论,其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奥地利学派的内容,可以读一读哈耶克的著作《致命的自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k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