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不照镜子,今天早上一看,镜中额角明显的又多了两根白发,忽然感觉那句诗真的好应景,好写实。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而立之年已过,后面就是不惑,知天命,耳顺,花甲,古稀等等,当然,我这样的作息,很可能等不到耳顺,更不用说古稀,将来那些暂且不提,先说不惑。
刚过30岁那会儿,我觉得我还年轻,因为毕竟刚从20多岁溜达过来,好歹年轻的气息也还热乎着。到了36岁以后,就忽然感觉,无论如何锻炼,体重真的不太容易下去,并且,如果不运动,就算吃的和以前一样多,还是有增肥的趋势,真的很让人困惑。后来终于明白,年纪大了,代谢慢了,接受吧。
刚说完身体,说说精神气儿。读大学那会儿,熬夜追韩剧,追完第二天照样活蹦乱跳,一切活动正常不影响,甚至创造了连着两夜不睡觉追剧的记录。(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精神是不是有问题).36岁以后呢,晚上加班到12点,第二天6点起床,基本上午就白费了,头昏脑胀,工作效率根本提不起来。
就算30岁,如果双亲健在,你仍是可以每天按时上班,法定节假日都可以带着老婆出去看山看水,看人排队都行,反正就是不在家里窝着,要去看看这个世界。可是36岁以后,不惑来的时候呢?事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先说上班这事,基本不能够像年轻时候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不能按时上下班。
不惑之年人的父亲母亲大部分都过了花甲古稀之年,甚至还有的过了耄耋之年,他们大部分应该都去过医院,有的甚至是医院的常客,这其中人数不在少数。
办公室有个同事今年45岁,他父亲常年在医院,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和老婆轮换着看护自己的父亲。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请个陪护什么的,我只能说,我们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普通的人,如果真有能力早飞黄腾达,庇护家庭周全,不用提今天这诸多事情。他经常说,你们才30多,还年轻,家里事情少,等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是不惑,因为每天每时每刻你都有责任在身,你根本没时间迷惑。不经意间,他对现代的不惑之年进行了无情论证。
年轻的时候背过那篇课文,提到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大部分人年轻的时候应该都努力过,奋斗过,可惜,结果仍是有差距的,接受了那些差距后,慢慢的就到了40多岁的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有的人确实成就非凡,可平凡如我,无论怎样折腾仍是平凡,前面提到的课文,仍是我现在的心情,不悔恨,不羞愧。
不惑之年,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每天的责任,接受代谢变慢的身体,接受迟钝的反应,接受衰老,接受那些差距,接受了这些,心情自然是憋闷的。就算不悔恨,不愧疚,但是仍会憋闷。
憋闷的不惑之年,还是开心点吧,不然到了知天命的时候,天命都难违了,你还能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