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つ•̀ω•́)つ【人工智能通识】
2019年6月专题
如何从零开始建造一台计算机?
普通认为,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真空管(电子管、三极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三个时代,然而说到起源,我们还是应该从电报机和继电器开始。
一组真空管电报机 Telegraph
电报机出现在18世纪30年代,最早的电报系统一般认为是1837年美国科学家摩尔(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斯建造的,同时他也是电报摩尔斯码的发明人,这是一种使用点、划线和空白来表示字母的编码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电报机发送信息的标准编码方式。
电报机发送员依照编码后的点或划线的顺序,滴滴答答的按下发报键。按键被按下的时候就会接通电路,在点线内产生电流。电流传送到接收端的机器中,再次被还原为摩尔斯编码的点、线和空格,然后人工翻译成字母语句信息。
间断的按下发报键,利用电流发送摩尔斯编码发报键根本上就是一个下面有弹簧的按键而已,它直接控制着电流的通断。
继电器 Electronic Relay
初期电报系统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远距离电线导致电流的衰减,这严重影响了电报的使用范围,毕竟人们渴望能够跨越山川、跨越国家、跨越海洋对信息进行传递。
需要一种装置,每隔几十公里就能够把电流信号进行放大,以确保能够长距离清晰传递而不衰减到无法识别。
这个装置就叫做继电器,它几乎是伴随电报机同时被发明的。继电器的原理也很简单,如下图所示:
继电器包含两个电流回路:左下黄色细线形成的控制回路(Control Circuit)和白色粗线形成的负载回路(Load Circuit)。
当我们合拢左下的控制开关的时候,缠绕的线圈将产生电磁性,吸引弹片向下拉,两个红色的触点就会贴合,这就打通了负载回路,右侧的灯泡就会发光,如果是用电报接收机替换这个灯泡的话,那么接收机就可以记录下电流的通断。
用A电路的开关控制B电路的通断,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关键是A电路可以是很低的电压,而B电路可以是很高的电压,而即使弹片合并也并不意味着两个电路就会互相连通,所以AB电路永远是隔开的。
使用继电器的好处很多,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小区的家庭住宅内都有一排类似结构的开关,这些我们可以徒手拨动的小开关其实只是控制回路的开关,只有很低的电压,它们与真正的220V家庭用电线路并不相连。——这让开关变得很安全。
当然,继电器的最主要作用还是电压的提高、电流的放大。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这是继电器被发明的初衷目的。
继电器被发明后的100多年时间内,基本上都只被用作电流、电压的放大或缩小,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用于研究战争炮弹的弹道计算的时候,才留意到继电器的更大威力。
真空管Vacuum Tube
我们把继电器视为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程序,那么就会发现,向这个程序输入一个小电流,就可以输出一个不同的大电流。
如果我们改为使用两个控制回路的两个开关一起来控制输入,也就是设定需要两个电磁铁才能把弹片拉下来,进而点亮电灯,那么这似乎就可以视为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两数之和。这种思路为整个计算机时代打开了大门,对此我们暂时留到下一篇再谈。
继电器自身也有很多缺陷。由于机械装置效率很低,加之收到环境影响严重,易于老化等等原因,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又发明了更加好用的替代品:真空管。
真空管又叫电子管,它看上去像是一个灯泡,内部的空气被抽掉形成近乎真空的状态。
以真空三极管为例,灯泡内主要包含四个部分:
- 阴极,被激活后会释放出电子。
- 灯丝,能够发光发热,使阴极进入激活状态,开始释放电子。
- 阳极,阴极发射的电子从这里流出形成电流回路。
- 栅极,位于阴阳两级中间,当给栅极赋予一定电压的时候,它就能在中间阻断电流的流动。
这样一来原理就清楚了:灯丝负责发热,保持阴极激发状态,随时能够向阳极发送电子,但是中间的栅极就起到了控制开关的作用。栅极处于控制回路,而阴阳极处于负载回路,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来控制电子管阴阳极的电流通断。
相比继电器,电子管是个重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很多困扰,耗电量大(一直保持阴极的激发状态),寿命短,成本高,结构也比较复杂难以小型化...
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仅仅辉煌了十来年,就逐渐被很快崛起的半导体晶体管所替代。在目前,电子管基本主要应用在音响、微波炉等设备内,在计算机内已经几乎找不到电子管的踪迹了。
关于晶体管以及更多计算机相关知识,在后续文章中会陆续整理介绍。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つ•̀ω•́)つ【人工智能通识】
2019年6月专题
每个人的智能新时代
如果您发现文章错误,请不吝留言指正;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点喜欢;
如果您觉得很有用,欢迎转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