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普遍的货币,大约是贝。所以凡货财之类,字都从贝。也有用皮和粟帛的,珠玉金银,都是贵族所需要的。古代的铜价是比较贵的,所以自周至汉,民众多以实物交换,铜钱的使用并不普遍。
《汉书•食货志》说:“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可见当时社会,对于珠玉、龟贝、银锡等,都杂用为交易的媒介,而国家则于铜钱之外,只认黄金。汉初货币一度混乱,直至汉武帝时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始获稳定。后来历代历朝所铸前都以五铢为文,直到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
金属货币固然有种种优点,但亦有两种劣点。其一是私销私铸的无法禁绝。其二是钱之不足用。当这时代,纸币遂应运而生。《食货志》说: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交子务既由官置,交子遂变为官发的纸币。但到宣宗南迁以后,其印发无限,钞法崩溃。
元明两朝,当开国之初,都曾踌躇于用钱、用钞之间。铜钱与纸币并行是最合于理想的,但元明两朝,当行钞之时,并不铸钱,铸钱颇多时,却又并不行钞了,清朝亦然。自明初废除纸币以后,直至清朝,要把铜钱铸到人民够用,是极不容易办到的。
外国银元自唐宋时期就有输入。中国自铸始于光绪十三年,光绪三十年,度支部奏厘定币制,以银元为本位货币,民国初年仍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