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做。 世人如学我,如同堕魔道。
每一个生命从降生到成长都先始于模仿,如童年时咿呀学语,上学时亦步亦趋……我们模仿最潮流的穿衣打扮,模仿自己所敬佩的人的一举一动,但是境界不到,终究是难以与自己和平共处。
我常常陷入焦虑,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过于狭小的度量,一方面是对自己是个普通人的说法的不认可,再者就是处理不好自己和时间和心的关系。人要是坐着听一天的雨,看一天的云,亦或者是一天什么也不做,静静的发呆,心中没有丝毫的焦虑,那么修养才勉强算的上入室。世人慌慌张张,每天忙忙碌碌,忙着追逐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只喜欢忙这种状态,因为这样子他们才不会停下来认真思考,才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空洞。
活着是为了什么?单单是为了活着吗?或者是活成别人眼中很幸福的那种样子?大概是吧,对许多人来说。活着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啊,可是喜欢些什么?真的让我头痛。而且你喜欢的只是你认为是你喜欢的,并不一定真的是你喜欢的。爱与不爱,试过才知道。
我年华虚度,碌碌无为,与世相交愈深,愈发觉得世俗的污浊,但那又有什么办法?还不是要在这浊世乱世里活下去,而且还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切皆有天命,这是对普通人来说;但修者可逆天改命,这是对修行的人来说。修行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心。倘使当真是认为福祸是愚昧那有如何?至少此生得以心安。何况其本就是天命,不知才是愚昧。做人做事也是这般,着眼点开一些,心自然就大一些,大到极致可包容万物,那么又有什么事可以挂在心上。大道直指本心,可年龄不到,阅历不够,顺境太多,逆境太少,修心又谈何容易?
如同一间房子的二楼放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你非常想要,可是始终找不到楼梯在哪,我现在大体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我也试着去闲云野鹤,却始终做不到。以为志向是一些东西,到头来发现只是一时的兴趣,还是吃不了那些苦头。自己到底要些什么?能够满心欢喜的追逐内心的欲望,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如孔子所言,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的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
许多事情还是要向着古人去寻,若所学得法,一谦字即可受用终身,但若所学不得法,学的其皮毛,不得其筋骨,不过得一俗世之谈资;若学的其风骨,福祸何异?死生何异?自得其大自在。
要时时躬耕自省,自改其非,却也不能过于记挂在心上,反倒是拖累了心性,落入了下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