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日前成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这是一家能随时“飞”出去的智能化应急“帐篷医院”,拥有20张病床,能够24小时运营,可自给自足14天;装备2公斤的生命体征监护仪、像笔记本一样大的彩超、迷你X光机、便携式制氧机等;每天能完成7台大手术、15台小手术、接待门诊病人100人次以上。
日前召开的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成为第二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同时成为世卫组织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下9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这意味着,这家成建制的中国“帐篷医院”将时刻待命飞向蓝天,飞向国际应急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区。
那里也许是战乱,也许是饥荒,也许是地震、海啸、瘟疫肆虐……但他们将时刻准备着在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的统一调度下,随时接受国际应急医疗救援任务,为灾民提供安全、及时、有效、平等的应急医疗救援服务。
插上翅膀的“智能医院”
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号楼仓库,叉车将航空箱往外运输,经过仓库门,伴随“嘀”的一声,电脑上特定的编码同时显示应急装备出库。而在室外开阔地,55顶大小不一的洁白的帐篷组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应急救援“帐篷医院”。
在“帐篷医院”的手术室里,正在进行一台特殊的截肢手术。43岁的麻醉医生周代伟在给一头猪做麻醉。他要给猪做插管,“给猪插管比给人插管要难很多。”周代伟笑着说。
而在无影灯下,主刀医生、护士聚精会神,为这只近百斤的猪做手术。他们一边手术,一边观察呼吸机、监护仪、消毒仪……手术结束,一切正常。而在此之前,这只猪“走”过了帐篷医院的检伤分类、急救、检查、术前准备等各个环节。
原来,这是模拟灾难发生时的紧急救命手术,也是这群白衣战士飞向蓝天前的演练。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的前身,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的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应急医疗队。医疗队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介绍说,汶川地震以后,我国加大了对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力度,2010年启动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建设。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以优异表现成为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与其他应急医疗救援队不同的是,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是一座能随时飞出去的智能化应急“帐篷医院”,所有设备、物资都能满足空运的要求。在接到救援任务后,他们可以在6小时内完成集结抵达机场,飞抵受援地后6小时内搭建完成医疗急救单元开展急救。
愿救援不再有遗憾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是冒着余震飞石,徒步进入映秀镇的。”汤娜年龄不大,但在应急医疗队是老队员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29岁的汤娜作为医院急诊科护士报名第一批奔赴抗震救灾一线。
汤娜记得,救援官兵们在一所倒塌的房子里探测到了生命迹象,一名中年男子被救出,已经奄奄一息了,医疗救援队立即抢救。遗憾的是,由于患者伤势太重,最终还是过世了。对此,汤娜很是伤感,如果当时救援队有帐篷医院,有便携式的手术台,有无影灯、有呼吸机,有全套的救援医疗设备,也许他不会走。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应急医疗救援装备不足是个大问题,有些医疗队仅能进行清创缝合,有重伤员在被前线救援队从废墟中刨出后,因无法及时手术而死亡或者残疾。
如今,在这家“会飞的医院”里,2公斤的生命体征监护仪、像笔记本一样大的彩超、迷你X光机、便携式制氧机、便携式手术台、独立4G无线网络……装备一应俱全。同样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的创伤外科主任医师江奕恒感叹:“这就是我们的理想——设备拿得动、背得上、走得了。”
以制氧机为例,在医院,医用制氧机2—3吨,是个庞然大物。很多应急救援队用家用制氧机替代,但因根本达不到医用氧气浓度和出氧量,无法开展手术。而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联合厂家研发了便携式制氧机,只有200公斤,便于空运,到了现场,能像搭积木一样分拆、组装,解决了一大难题。
这家“会飞的医院”还拥有20张病床,可在恶劣环境下开展高效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够24小时运营,可自给自足14天。帐篷医院正常运作后能每天完成7台大手术、15台小手术、每天接待门诊病人100人次以上……这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此外,队员还有一项标配——个人背囊,里面配置了保温杯、手电筒、睡袋、野外生存帐篷、对讲机、急救包、应急食品、直饮过滤净水杯等。在紧急情况下,队员可依靠背囊独自生存48小时。队员可以到一线去,戴在头上的单人视讯装置能让后方指挥中心实时看到现场场景,实现前方与后方语音、视频的双向传输。
“高温、高湿”下独当一面
前两年,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在马来西亚玻璃市州举行,中、美、俄、日、韩等近30个国家参与,以台风登陆马来半岛北部为场景,在建筑物倒塌、洪水、石油泄漏和工厂事故等模拟情景下,各国将开展海上搜救、大规模人员撤离、石油泄漏控制、搜索飞机残骸等演习活动。
当时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负责建筑物坍塌、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模拟情景下的应急救援。队长田军章说,在演习现场,我国由应急指挥车、门诊车、野战手术车、药械车、医技车、野战帐篷组成的移动医院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他也纳闷,为什么指挥官把所有的“重伤员”都派到中国救援队。事后才知,马方指挥官认为中国队的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全面,所以中国救援队就“能者多劳”了。
在两天的演习当中,移动医院共救治模拟病例68例,其中重症14人,危重症20人,轻伤34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还参加事故现场的处置工作,接到演习指令后,分别奔赴建筑物坍塌、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等灾害现场,及时开展了检伤分类、固定包扎等救治,整个处置过程有序、高效、科学、严谨,得到参演各国的高度赞许。
田军章介绍,他们的应急医疗队伍的配置、建设方案适合东南亚国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救援特点和需要。足够的电力储备以及可携带的轻型空调就是非常重要的配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成立后,曾接受国家相关部门指令,为日本海啸救援、菲律宾台风救援和雅安地震救援启动“飞行医院”救援预案;而在广东,防治禽流感、登革热疫情,收治埃博拉患者、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随时接受国际应急医疗救援任务,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田军章表示,通过了世卫组织认证评估,他们将肩负国家使命到国外救援,努力在世卫组织构建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下的9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中独当一面,独树一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