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真诚书写的作家,我都深深的喜欢敬仰,三毛、路遥毕淑敏、林清玄、龙应台都是。
而史铁生是这些人当中我最喜爱欣赏的一个。不是因为他的残疾,而是因为他散发着如同人体温一样的三十七度那样最人性最舒适的光辉。

史铁生是我敬仰的作家。他就像一盏暗夜里的灯,散发着温暖、明亮,让风尘仆仆跋涉而来的你眼里溢出希望与惊喜。
多年前被他的《我与地坛》深深的打动之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阅读他的小说集散文集。反复阅读,以书为窗,开始一点点地走近,感动于他用生命真挚地去思考,感悟、追寻,书写。
在他的系列书中,《病隙碎笔》买的虽晚,却是我经常沉思玩味的挚爱。这本书文笔温暖明丽,内容坦诚思辨,再现和勾画出史铁生亲切随和、乐观睿智的形象。
他的人生是在生命最畅想自由、梦想的21岁突发逆转,只能坐上轮椅沦陷痛苦之中。好不容易以笔为器,厮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的时候,谁料想人到中年又患尿毒症,每周靠透析维持生命,直到生命终止(透析了12年)。
这样的命运多舛,他却毫不屈服,扼住命运的咽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这样的屡遭不幸,他却一脸阳光灿烂。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作家,我却更认同史铁生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儿东西。这句话生动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史铁生真实的生活,同时也向我们传达出他的乐观。
我经常凝视着文集中他那张亲切平和的笑脸,止不住的遐思遥想,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经历多少个夜晚白天的挣扎煎熬,需要在困苦磨难中坚持多久的历练积淀。
想得越多越久,我越是欣赏钦叹。
生活中的史铁生以轮椅代步,可谓举步维艰;可人生的赛场上,他却展翅飞翔,翱翔在理想的长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虽残疾不能用脚走路,但他以思考为翼,以笔为脚,用思维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这正如授予他的那精彩的获奖词:史铁生在他的写作之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的是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在今天这个物欲膨胀,脚步匆促、人心浮躁的社会里,能不被形形色色的攀比与追逐的潮流裹挟着匆促行进的人并不多。读书是一种让自己沉静的方式,而读史铁生的书,就是解读生命,解读生命辩证的残缺与圆满。他的小说《命若琴弦》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完成。而《我与地坛》是一盏漆黑中从前头射来的光,引导着生命从浮躁困苦走向宁静自在。
他的书是一把能为你遮风避雨的伞,他的文字让你感到心灵的温暖,让你逐梦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他的书芬芳了我的灵魂,拓展了我认知的边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