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为“秋山木工”代表秋山利辉关于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尤其是秋山先生创立的一套一流人才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更值得我们深思回味。
我经常问自己一直感到迷茫的问题:如何做好工作?如何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一份工作?当看完《匠人精神》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首先如何做好工作?首章说:“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秋山木工”的评价标准是技术40%、品行60%。这跟中国的古训相似,古人讲“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有成人而后有成事”,可见品行是摆在第一位的。那么,通过何种方法能使品行得到提升?
第一种便是直溯人伦本源:中国五千年精神的传承“孝道”,先要学会取悦父母,做能让父母开心、惊喜、感动的事情,让父母感到满足。一个不能取悦父母的人,同样也不能取悦同仁和客人。向自己身边亲近的人表达谢意,不仅能悦他们,也获得了对方的好感。工作中亦是如此,对于自己的同事、师傅和领导常怀有感恩的心,别人也会愿意来帮助你。
第二种便是“学徒制”生活,它指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制造业界,采取徒弟住在师傅家里劳动的学徒制度。他们在和师傅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技术和品行,最后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正工匠。我们在工作中也可以效仿,师傅和徒弟天天工作在一起,徒弟可以随时观察师傅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技术,还能和同事之间相互学习,从技术到品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
其次如何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一份工作?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要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它,甘之如饴,哪怕是工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依然能够做到无怨无悔,乃至一辈子去坚持。纵它虐你千百遍,依然待它如初恋。这是我从秋山先生身上学到的,一辈子就专注做一件事情。
当然,这跟工作态度也是有关系的。有一部分人经常会抱怨说工作忙,工作累,用消极、懒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同样也有一部分人,每天工作都像打“鸡血”一样,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对待,不满足于完成工作,而是追求要做就做到最好。
第一种人因为养成马马虎虎的习惯,对待工作敷衍了事,注定错失很多机会。第二种人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热爱工作,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尽职尽责,机会主动就会送上门。
《匠人精神》还有很多智慧值得我们反复思索。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匠人精神》片面的解读,我相信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只有“甘愿受,欢喜做”,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锻炼积累自己的实力,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功到自然成,最终“止于至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