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唠叨:
带孩子很累。。。
带一个都很累了,还怎样带2个。。。
好吧,那么我们反问,一个幼儿园或一个班级有多少个学生?一般2个老师,甚至有些只有一个老师,她们不一样可以带好整个班级吗?那她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或许我们更多得到的答案是:爱心、耐心、责任心、经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6612669/f8d7a4f29c24da24.png)
但其中,大家有没有看到规律的重要性呢?
你看,每个学校都有它每天的规律,每天有相同的课、每节课多少时间、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做早操……这一切不都是循规蹈矩地每天发生着吗?时间久了,孩子们就知道,这个时间应该要干什么了,哪天学校的广播或铃声坏了,没有提醒了,孩子们自己还不习惯了呢。
带孩子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帮他们养成一个规律,不打破,如果要改变的话,慢慢来,给他一个改变的过程去适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6612669/116738a62a68a825.jpg)
其实大人们也是这样,突然改了一个生活环境,一开始身体上都会有些不适应,有很多人还认床会睡不好什么。我们大人都如此,何况孩子?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新环境越需要接受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宝宝很难带,越大就越好带的道理。因为他刚出生,规律没有形成,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要帮助他形成一个规律,而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样对孩子来说会很辛苦。而大一点的孩子,规律已经形成,或者说他已经适应了整个家庭的节奏,什么时候大至上要干什么,他都了解了。
比如说:一个小宝宝,本来其实是想睡觉的,结果家里来了客人,宝宝可能没有在刚有睡意的时候睡着,等一会就会开始哭闹,等孩子太困了,要哄就会很难,至少他不会自己入眠,需要大人的帮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6612669/e5fb41bdc5e91b5c.png)
再比如说:一个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喝奶、刷牙、洗脸。突然有一天,你直接让他去睡觉,他一定会花很久才睡着,他可能自己说不出来,但他的身体会觉得:咦,好像少了点信号嘛。
又比如说:全家出门旅行,开始的几天孩子可能会不习惯,会有睡眠的质量不好、胃口不好等等问题出现。
所以最难带的是别人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突然接来照顾,对孩子和自己都会是一种考验。因为他已经有一个自身规律了,而这个规律可能你并不知道,又或者你都了解了,但他规律里本来的人没有出现,换了一个了,这些都会让他不习惯。
我生老2的时候因为要住院、要做月子,很多事情就不能亲力亲为,请婆婆、大姑来家里帮忙,刚开始的几天,大孩子饭都不吃、觉也不睡,整天就知道吃零食和打游戏,而刚刚会说话的老大呢,更是一下子瘦了下来,这都是因为,他们的规律被打破,身体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6612669/a8d1f045513f8286.jpg)
其实孩子抱着奶睡觉也不是好习惯,一般到了一定的时间(比如小牙已经长了很多了),我会慢慢改让他们喝点水,接着再什么也不用喝就睡觉,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慢慢养成、慢慢改,我们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过程。就像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校第一了。
我们家几个孩子,每个人的生活规律都差不多,一起起床、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这样做到了一个孩子是带,一群孩子是一起带的道理,带几个和带一个用的是同样的规律,虽然别人只要叫一个孩子起床,我却要叫几个,但是因为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的,所以工作量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6612669/1641947f0225bbc8.png)
一旦孩子们的生活有了规律,对大人的好处就不用说了,我们也更容易安排出时间给自己、给我们,比如我们常常会在孩子们睡觉后两个人跑出去玩,家里有老人看一眼就行了(万一有突发情况我们也不用太担心),有时就算孩子还没有睡觉,我们对他们说清楚情况,他们的身体到点了自己也累了,自己去睡觉就行了。只有这样,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不会改变太大,如果像很多小孩子,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的话,估计我们是没机会单独出门的。
因此说,要想孩子带得好,养成规律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