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余华的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在书中写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差距和小说世界中的人物,回忆了他写《兄弟》和《第七天》的经历。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人与人的差别巨大,有生活的地域原因,也有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天赋差别。但是余华的这本书中描写的人物虽然差别巨大,但是他们都是有思想,有追求,有行动的上进之人。
我带了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一个班级存在着差别好与不好两极分化的学生。同样的事情,在好班学生就能和老师达到共情,师生就能形成合力,教室里满满的正能量,但是在这个两极分化的班级,学风就被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左右,好学生慢慢被同化,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我常常想:一个教师需要多大的包容度才能容纳下那些顽劣的学生,对于他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底线,只有极限,没有学习,只有应付。
我常常想:名师出高徒,让名师也管理一下这些顽劣的学生,让它们给这些普通的教师提供一些高级管理的范例。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但是在学校要求学生学习,遵守纪律,要求却是统一的。
这学生之间的巨大的差距与没有区别的统一管理,是不是更加矛盾?
呼唤差距的世界实行差距的管理,与其说是符合人性不如说是给老虎一座山,给雄鹰一个天空,给乌龟一方池塘,给猪一个猪圈。让他们成为他们,让他们不要危害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