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6岁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他们,至于为什么离开,苔花没有问,也不敢问。
她想爸爸,很想。她问妈妈爸爸去了哪里,妈妈沉着脸狠狠地说,“死了,死了,跟你说过很多遍死了,不要你了!”说完,妈妈重重地关上了门。
接着,她听到妈妈在里面嚎啕大哭,可是她不敢进去,小小的她在妈妈的哭声里默默地流着眼泪。她知道爸爸并没有死,爸爸只是走了,以后也不回来了。从那以后,苔花再也没有问过妈妈。
小小的她只是觉得孤独极了。幼儿园的时候,除了学校里的伙伴,她几乎没有伙伴。她常常透过自己家的窗户看到外面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一起玩耍,她也想去。可是妈妈不准,妈妈说这个世界上那么多坏人,要是出去被坏人拐跑了就再也回不了家了。苔花在妈妈的屡次警告下,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警惕,甚至还有那么一些恐惧。
妈妈总是很忙,她只知道妈妈在工厂里上班,经常早出晚归,很多个晚上她都等不到妈妈。
小学六年,她永远是班里的第一。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拿着语数分别100分的卷子等妈妈回来。等到了12点,妈妈终于回来了,只是脸上布满了倦意。她还是鼓起勇气,带着欢欣和期待把卷子递给了妈妈,妈妈瞥了一眼,哦了一声,便回屋躺在床上,鼾声很快响遍整个屋子。
苔花常常觉得妈妈就像一个机器,一台只会干活的机器。她看起来比同学的妈妈老了许多,脸经常耷拉着,很少笑,不管是微笑还是大笑。妈妈也很少和她耐心地说些什么,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着,她想可能是妈妈太累了。
从那以后,苔花再也没有把试卷给妈妈看过,妈妈也从没有过问过她在学校的生活。她们仿佛成了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的陌生人,一种强烈的沉闷和压抑笼罩着这个家。
苔花常常站在窗口遥望远方,她甚至想过离家出走,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她不认识别人,别人也不认识她的地方。
不过,第一的光环倒是给了她很多的安慰,让她有一种万众瞩目的感觉。老师常常在班里和同学们说,“你们要向苔花同学学习,她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在这关注里她感受到了一种暖暖的充满力量的东西,这似乎也是唯一一件能够让她感受到温暖的东西。这种温暖就像她的一根救命稻草,她必须紧紧地抓住,只有抓住,她才能看到一些明亮的东西,是什么她还不知道,可是那些明亮的东西让她觉得安全,快乐,充满希望。
可是,幼小的她常常还是觉得心里有一块地方是空的,这种原本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空的感觉是多少的夸赞和掌声都无法填补的。她无法和同龄人融入到一起,在她眼里,她自己似乎是一个无需任何人照顾的大人,可是她的同学们还是孩子。在学校门口,她看到同学们总是快乐地和爸爸或者妈妈说着再见,放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又难舍难分地说着再见,她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感觉,她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很少与别人交流。在同学们眼里她是孤傲的,无法让人靠近。习惯了孤独,她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融入到群体中。她仿佛站在茫茫无际的荒野上,四顾望去,除去杂乱和荒芜,就只有她一个人。
网友评论